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4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详细答案)

来源:爱够旅游网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4月模拟考试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6页,有四个大题,20个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 一、书写(5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21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zài (1) 体,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经》的yì(2) 扬顿挫:种豆南山的忙碌,带月hè (3) 锄的艰辛,因为你而淡泊成最关的风景:石壕村的夜啼,秋风中茅屋前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zhèn (4) 聋发聩:玄妙灵动的狐女,机智勇敢的屠户,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 (1) (2) (3) (4)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让我们循着美丽的诗文,去感受诗意:春意萌发时,“几处早莺争暖树,(1) ,”秋高气爽中,“晴空一鹤排云上,(2) ”;面对千古明月“(3) (4) ,”身处田园林泉, “(5) ,(6) ”;斜阳晚钟里,“(7) , (8) ”,登临况味时,“(9) ,(10) 。” 3.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4分)

(1)博学而笃志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入则无法家拂士 (4)凡三往,乃见

4.节日家庭聚会,人们经常按年龄长幼排列座次,下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古稀花甲不惑弱冠而立垂髫 B.垂髫弱冠而立不惑花甲古稀 C.花甲古稀不惑而立垂髫弱冠 D.古稀花甲不惑而立弱冠垂髫 三、阅读(56分) (一)(6分)

林冲真没好气,那里答应,睁圆怪眼,倒竖虎须,挺着朴刀,抢将来斗那个大汉。……斗到三十来合,不分胜败。两个又斗了十数合,正斗到分际,只见山高处叫道:“两位好汉不要斗了!”两个收住手中朴刀,看那山顶上时,却是白衣秀士王伦和杜迁、宋万,并许多小喽啰走下山来,将船渡过了河,说道:“两位好汉,端的好两口朴刀,神出鬼没!这个是俺的兄弟豹子头林冲。青面汉,你却是谁?愿通姓名。” 5.与林冲打斗的好汉是 (人名),林冲与他打斗的原因是 。(3分) 6.梁实秋评价《水浒》,“作者好像对于女性颇不同情”,“《水浒》为人抱不平,而没有为女人抱不平”。你认同他的观点吗?请结合原著中一位女性的例子阐述你的看法。(3分) (二)《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选读茨威格(17分) 【甲】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 巴尔沃亚就是这样一种人,他在头一天晚上把无辜的、缚住了手脚的俘虏让狼狗活活地咬死,或许还心满意足地抚摸过正滴着新鲜人血的狼狗的上唇呢,但他同时又清楚地认识到

自己的行动在人类历史上的意义,并在那决定性的时刻想出一种能使自己流芳百世的姿态。他知道,一五一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将要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一天,因此,这位顽强、坚定的冒险家就要以令人赞叹的西班牙人的激情来表示他是多么了解自己的使命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

可就在这一刻,巴尔沃亚命令全体人员停止前进,谁都不得跟随他,因为他不愿意和任何人分享这第一眼望见这个未知大洋的荣誉。他要单独前往,要成为在横渡了我们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一一大西洋以后,见到另一个尚未为人所知的大洋一一太平洋的第一个西班牙人、第一个欧洲人、第一个基督教徒而载入史册。他被这伟大的时刻深深激动,心怦怦地跳着,左手擎着旗,右手举着剑,缓慢地向山上攀登,偌大的四周只有他孤单的身影。他攀登得很从容,一点都不着急,因为大功已经告成。只是还需要再走几步罢了,而且步数正在愈来愈少,愈来愈少。他终于伫立在山顶上,眼前真是~片非凡的景色。在倾斜的山后边,紧挨着郁郁葱葱的山坡的是一大片望不到尽头、波光粼粼的耀眼大海。这就是那个新的、尚未为人所知的海洋,迄今为止它只萦回于人们的梦魂,而从未有人亲眼见过它。多少年来,哥伦布和他的所有后来人都曾寻找过这个波涛冲击着美洲、印度和中国的传说中的海洋,但均未成功。而此刻,巴尔沃亚却亲眼目睹着这海洋。他举目远望,感到幸福和自豪,完全被这样一种意识所陶醉:他的眼睛是反映出这一大片无涯海洋的蓝色的第一双欧洲人的眼睛呀。 巴尔沃亚心醉神迷地、久久地望着远方,然后才把伙伴们唤上来,和朋友们分享他的喜悦和骄傲。伙伴们一边兴奋地叫喊着,一边攀呀,爬呀,跑呀,激动得气喘吁吁地登上了山顶,用热情的目光凝视着远方,指点着,惊叹着。 【乙】南极探险的斗争

冰冷的黑夜,周围是呼啸不停的暴风雪,他们胆怯地睁着眼睛不能入睡。他们几乎没有力气把毡鞋的底翻过来。但他们继续拖着自己往前走。风刮得比任何时候都厉害,一九一二年三月二日,他们到了下_个贮藏点,但再次使他们感到可怕的绝望:那里储存的燃料又是少之又少。

现在他们真是恐慌到了极点。人们从斯科特的日记中可以觉察到他如何尽量掩饰着自己的恐惧,但从他那强制的镇静中还是一再迸发出绝望的厉叫一一“再这样下去,是不行了”或者“天主保佑呀!我们再也忍受不住这种劳累了”,或者“我们的戏将要悲惨地结束”,最后终于出现了可怕的自白: “唯愿天主保佑我们吧!我们现在已很难期待人的帮助了。”然而,他们还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咬紧着牙关,绝望地继续向前走呀,走呀。

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悄悄走来。斯科特给自己的妻子写信。他提醒她要照看好他的最宝贵的遗产一一儿子,他关照她最主要的是不要让儿子懒散。他在完成世界历史上最崇高的业绩之一的最后时刻竞作了这样的自白:“你是知道的,我不得不强迫自己有所追求一一因为我总是喜欢懒散。”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他仍然为自己的这次决定感到光荣而不是感到遗憾。“关于这次远征的一切,我能告诉你什么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

他的最后一封信,也是最精彩的一封信是写给他的祖国的。他认为有必要说明,在这场争取英国荣誉的搏斗中他虽然失败了,但却无个人的过错。他一一列举了使他们遭到失败的种种意外事件,同时用那种死者特有的无比悲怆的声音恳切地呼吁所有的英国人不要抛弃他们的遗属。他最后想到的仍然不是自己的命运。他写的最后一句话讲的不是关于自己的死,而是关于活着的他人: “看在天主面上,务请照顾我们的家人!”以下便是几页空白信纸。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

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宇,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字眼: “我的遗孀。”

一九一二年十月二十九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和他们的消息。十一月十二日他们到达那几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经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

7.下列概述与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 ) (3分)

A.巴尔沃亚命令随从停止前进,因为他不想共享第一眼望见未知大洋的荣誉。 B.在最后的登顶时刻,巴尔沃亚的心怦怦地跳着,他步履缓慢,但心情急切。 C.从斯科特的日记中,人们可以觉察到他对失败的绝望,对死亡的极大恐惧。 D.斯科特自己对失败的远征并不后悔,但在日记中流露出对家人的牵挂之情。 8.以下哪一种译文更能表达人物当时的心情?联系【甲】文语境分析。 (4分) 译文1:伙伴们一边兴奋地叫喊着,一边攀呀,爬呀,跑呀,激动得气喘吁吁地登上了山 顶,用热情的目光凝视着远方,指点着,惊叹着。 (舒昌善译)

译文2:伙伴们不安地、激动地、气喘吁吁地爬山,奔上山顶,兴奋的目光惊奇地凝视着。 (高中甫、潘子立译)

9.班级就《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开展读书沙龙活动,以下是几位同学关于阅读【甲】【乙】两文产生的问题与困惑,请你解答。 (10分)

(1)问题:译者说茨威格惯于用娴熟的旁衬笔法使人物形象显得生动感人,比如历史形势、环境描写及氛围渲染,又如侧面描写等。你能结合【甲】文的具体内容进行论证吗?【4分)

(2)困惑:茨威格在自序中说,本书故事里的这些历史瞬间“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终将消逝的黑夜”。巴尔沃亚发现太平洋这一瞬间确有超越时代的意义,但斯科特是一个失败的探险者,他的经历也适合这句话吗?结合文本内容,阐述你的看法。 (6分) 【材料一】 (三)“共享单车”专题阅读(10分)

【材料二】 “摩拜单车”和公共自行车对照表

10.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王使用摩拜单车从学校回家后,为方便第二天再使用,将车停在了家中车库。 B.老王骑公共自行车到单位后,将自行车手动入桩落锁,没刷卡就离开了。 C.小李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家离学校不远,附近有公共自行车点,所以偶尔骑车来回。 D.老李家离单位很远,无直达的公共交通,他选择“公交车+摩拜单车”的方式到单位。

11.“摩拜单车,触手可及”,这一“摩拜单车”宣传语,受到公众的认可。联系材料,分析原因。 (3分)

12,假设你是“摩拜单车”宁波地区负责人,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请你依据材料提两条有针对性的建议。 (4分)

【注释】①鹿门:山名,在襄阳。②庞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久携妻登山采药一去不回。

13.阅读全诗,根据已有内容,补全批注。(6分) (1) (1分)(2) (2分)(3) (3分) (五)(17分)

【早】公输(节选) 子墨子见王,日:“今有人于此,舍其丈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搬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乙】

巫马子①谓子墨子日:“子兼爱天下,未云②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③也。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 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将灌之:一人掺火,将益之。功皆未至,子何贵于二人?”

巫马子日: “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 子墨子日:“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也。” (节选自《墨子喻巫马子》) 【注释】①巫马子:战国时期的儒家弟子。②未云:谈不上。③贼:害人。 14.乙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正确的是( )(3分)

A.大家都没有产生什么结果,您为什么独自认为您是而我却不是呢? B.都没有产生不良结果,您为什么唯独认为自己是对的却来诽谤我呢? C.都没有产生什么效果,您为什么只认为自己是对的却认为我是错的呢? D.都没有产生什么效果,可是您为什么独自一个人而我却不是一个人呢? 15.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3分)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16.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中人物说话时的心理活动。 (3分) 王日:“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17.有人认为把墨子的那句“一人掺火,将益之”改为“一人袖手旁观”,更能反驳巫马子。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18.结合甲乙两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墨子辩论的语言艺术。 (4分)

四、写作(68分)

19.任务型写作(8分)

清明节放假,父母要去乡下扫墓,但小梦有课外辅导班要参加,她很想跟父母一起去祭祖,但父母不同意,怕耽误初三的学习。如果你是小梦,你会如何说服父母同意你一起去乡下祭祖?(80字左右)

20.阅读以下文章片段,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着我:“孩子,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的?”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

海曙区2018年中学语文模拟考参考答案 一、书写(5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二、积累(21分) 1.(4分)(1)载(2)抑(3)荷(4)振(1分一个) 2.(10分)(1)谁家新燕啄春泥(2)便引诗情到碧霄(3)举杯邀明月(4)对影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5)野芳发而幽香(6)佳木秀而繁阴(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7)日暮乡关何处是(8)烟波江上使人愁(9)会当凌绝顶(10) -览众山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错字、漏字、加字该格均不给分) 3.(4分)(1)坚定(2)与世隔绝的地方(3)“拂”通“弼”,辅佐(4)才(1分一个) 4. (3分)D 三、阅读(56分) (一)名著(6分)

5.(3分)杨志(1分) 林冲想上梁山入伙,王伦叫他纳投名状(杀一个人),碰到杨志,于是两人打斗起来(2分)。 6.(3分)示例一:我认同这个观点(1分)。以扈三娘为例,她不仅拥有美貌,更有一身本领,却被擒上梁山,一家老小被杀,并在宋江安排下违背自己的意愿嫁给王英(2分)。 这样的安排,不得不说,是作者不同情女性的表现。 示例二:我认同这个观点(1分)。以潘金莲为例,她本是财主张大户家的一个美貌使女,张大户垂涎她的姿色遭到拒绝,记恨在心,违背她的心愿将她嫁给武大郎为妻,导致她最终走向罪恶与毁灭(2分)。不得不说,作者对于女性的确颇不同情。

其他如林娘子、金翠莲的逆来顺受,潘巧云外形的美与内心的丑,顾大嫂、孙二娘等人缺少女性特征,王婆等中老年妇女为生存不择手段等等。(认同1分,能正确结合原著女性事例1分,具体展开阐述2分。若答“不认同”,言之有理,最多得2分。) (二)(17分) 7.(3分)B 8.(4分)示例:我认为译文1的句子更能表达人物当时的心情(1分)。“攀呀,爬呀,跑呀”“凝视着远方,指点着,惊叹着”这一系列动作描写得细致入微(1分),将伙伴们第一次看见太平洋壮丽风光时的欢欣雀跃,表现得淋漓尽致(2分)。而译文2的表达比较概括,只是简单交待了当时的情境,对人物的刻画不够细致,在表达人物当时激动的心情方面有所欠缺。

评分细则:选择译文1,能够扣住“攀呀,爬呀,跑呀”“凝视着远方,指点着,惊叹着”这几处关键词,结合原文情境分析出句子具有“描写细致、生动逼真”等特征,与译文2的语句特点进行合理的比较,即可得满分,如表达有所欠缺,酌情扣分。选择译文2,能够结合语境,进行具体分析,语言得体,最高可得2分,如表达有所欠缺,酌情扣分。 9.(4分)(1)正确理解人物形象,联系具体细节,论述较充分。示例:甲文第二段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巴尔沃亚爬上山顶后见到的美丽景色,这正是巴尔沃亚当时激动心情的折射(2分);第三段描写了伙伴们发现太平洋难以抑制的兴奋,从侧面烘托发现者一一巴尔沃亚的喜悦和骄傲(2分)。旁衬笔法的自如运用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调动了读者的想象。

如论述肤浅,最多得2分。如:甲文中的环境描写和小伙伴们的反应,能衬托出巴尔沃亚发现太平洋的兴奋和骄傲,增加了画面感。

(2)(6分)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①适合。

第一层:深入理解选文,正确理解序言内涵,阐述充分。(6分)

示例:①在行进途中,斯科特一行人面对恶劣天气、物资短缺陷入绝望,但依然忍受着恐惧和煎熬继续前进(2分);②在知道死神来临之际,各自爬进睡袋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没有哀叹(2分);③斯科特的日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心里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2分)。 (上述内容最多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得4分)。这些精神“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给人以启迪、震撼和思考,普照着人类,是永恒的财富(2分)。 第二层(3-4分)、第三层(1-2分),在上述内容上增减,酌情扣分。答非所问0分。②不适合。

第一层:理解选文内容,有自己的理解与阐述。 (最多得4分)

示例:斯科特在行进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恐惧和绝望,我认为他够不上真正的坚强和勇敢(2分);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没有思考解决办法,而且只祈求天主的保佑(2分);而且,他是第二个达到南极点的,也许他的勇气可嘉,但是第一个达到南极点的人也遇到同样的困难,他们更值得被铭记(2分); (上述内容最多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得4分)。所以我认为他的经历算不上闪耀的星辰。

第二层(1-2分):在上述内容中增减,酌情扣分。难以自圆其说、答非所问0分。 (三)(10分) 10.(3分)D

11.(3分)(1)体现了摩拜单车是触屏式智能手机与自行车相结合的网络环境下的出行方式; (2)该单车覆盖率高,只要有政府划定的停车白线,随用随还,抵达使用者所要到的地方; (3)结算方便,可以使用支付宝或者微信即可支付相关费用。答出一点得2分,任意两点即满分。

12.(4分)答出一点得2分。示例:

(1)力了提高摩拜单车预约成功率,可加大摩拜单车投放量。

(2)降低单车使用费用,如设置最高限额,将使用时间计算再细化,如15分钟0.5元。 (3)提高单车的性能,减轻车身重量,使骑行者能更好地享受骑行乐趣。 (4)提高车体质量,减少车辆损坏频率。 (四)(6分)

13.(1)(1分)乘着小舟返回鹿门。意思相近即可 (2)(2分)与世无争、归隐田园(不慕荣利)。写出“与世无争”,得1分,意思相近即可。

(3)(3分)“忽”字表现了诗人忘情地攀登崎岖山路,不知不觉就到了庞公的隐居地(2分),表现了诗人完全陶醉于大自然美景,以至于忘乎所以(1分)。意思相近即可。 (五)(17分) 14.(3分)C

15.(3分)我认为大王派官吏攻打宋国,是和这个行为相同(相类似)。 16.(3分)楚王已经理屈词穷(1分),但仍然不肯罢休,继续找理由坚定自己的打算(2分)。

17.(4分)观点一:我认为“一人掺火,将益之”这样的表述更好。墨子是为了夸大对比(2分)的效果,因为这句话是墨子为了突出巫马子“不爱天下”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2分)。

观点二:我认为“一人袖手旁观”这样的表述更好。因为这句话更符合巫马子原话的本意(2分)(巫马子认为自己虽不爱天下人,但并没有害人),墨子在这里偷换了概念,把巫马子的“未云贼也”夸大成了实际害人的“掺火”(2分)。 (选择不给分) 18.(4分)示例(1):运用类比说理(比喻说理)(2分),把楚王攻打宋国比作有窃疾的富人偷穷邻居的破东西(1分),把不爱天下的巫马子类比作掺火的人(1分),加强批驳的力度。

示例(2):巧设陷阱,引鱼上钩(2分)。甲文中墨子诱导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让对方理屈词穷(1分);乙文中墨子为了证明自己的兼爱思想是对的,诱导巫马子同意自己的观点(1分)。 译文:

巫马子对墨子说:“您博爱天下,对百姓谈不上有什么好处;我不爱天下人,谈不上害人。大家都没有产生什么效果,您怎么能只认为自己对而认为我不对呢?” 墨子说:“现在有一处失火,一个人端来水,要浇灭它;一个人举着火,要使它烧得更大。都还没有产生后果,您更赞同二人中的哪一个呢?”

巫马子说: “我赞同那个端水者的意愿,而否定那个举火人的意愿。” 墨子说:“现在你该明白了,我兼爱天下的主张是正确的,你不爱天下的用意是错误的。” 四、写作(68分)

19.(8分)示例:爸爸妈妈,清明节我想跟你们一起去乡下祭祖,我也想表达孝心,一

年就一次,我会提前抓紧时间做好作业,补习班的内容我会努力补上的,你们不用担心,请让我一起去吧。 (语气委婉得体2分,理由充分4分,语言通顺2分) 20. (60分) 说明:

(1)以45分为基准分,拉开档次,给好文章打高分。

(2)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复错误不扣分,最多扣2分。标点使用错三处扣1分,最多扣2分。常用词语使用出现两处错误扣1分,最多扣3分。病句两处扣1分,最多扣3分。

(3)文中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扣2分。 (4)字数不足500,每少50字扣2分。 (5)不写题目,扣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