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论视窗 ZHONGXUE JIAOXUE CANKAO 浅谈地理课堂中的案例教学 江苏耕茶高级中学(226406)吴真勇 案例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新兴的教学模 式。近几年的中学地理教材中几乎每一章节后都有典型 案例分析这一版块。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不仅能让学生 加深对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而且可以让学 生多角度分析问题,扩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实际 问题的能力。因为教材所列的案例几乎都是典型案例, 对于案例所提出的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不同的学 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待同一问题的理解可能会得出不 同的答案。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 合作讨论,在过程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 力。案例教学的目标不是学生是否能得出问题的正确答 案,而是得出结论的分析过程。在案例教学中,所选的案 例一般都来自生活中,是学生熟悉或了解的案例,因此, 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如人教版中 “我国东北商品谷物农业和美国中部商品谷物农业的区 位对比,上海市城市等级的变化,美国人口的迁移,嘉兴 聚落形态的变化”等。这些案例非常典型,与学生的生活 实际有密切联系。 一、如何实施地理课堂中的案例教学 1.围绕课程标准,选择典型案例。我们在选择案例的 时候,要紧紧围绕课标,尽可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 事例,案例涉及的问题要有相应的解决处理经验,案例 的问题要充分预设。通过案例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 水平和工作能力。 2.紧扣教学环节,提升学生能力,把握好案例教学的 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阅读案例,个人分析,这是基础 环节,是整个案例教学的基础。第二个环节是小组讨论, 达成共识,这个环节必须充分展开,避免走过场。第三个 环节是课堂发言,全班交流,可以由教师主导,通过小组 代表发言,这是全班学生经验与知识共享的过程。第四 个环节是总结归纳,消化提升,由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全 过程进行总结归纳。案例分析中,学生调用了已有的知 识和运用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采用相应的学习技 能和学习方法,促进思维,开阔视野,使学生得到综合能 力的培养,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案例及其分析 案例一: 德国是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和经济最发达的 国家,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德国河流 众多,其中莱茵河纵贯南北。图1 1中的工业区是世界著 名的鲁尔区,这里也是世界著名的城市群。 提出问题:钢铁工业曾经是鲁尔区最核心的工业部 门。鲁尔区发展钢铁生产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我国辽中 南工业基地,能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哪些经验? 相关知识: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及工业地域类型 学习方式:讨论式学习 讨论: 1.鲁尔区发展钢铁生产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2.鲁尔区综合整治有哪些经验? 结论: 1.煤炭资源丰富;水源充足;廉价的水运。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 业布局;改善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与教育;治理 污染,美化环境。 案例二: 世界粮食问题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4月,联合国机构世界粮食计划署 发出警告,朝鲜粮食严重短缺。 材料二近期,国家发改委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 地不得以加工玉米为名,违规建设生物燃料乙醇项目, 盲目扩大玉米加工能力。 提出问题:分析朝鲜粮食问题产生的原因(地理位 置、气候、地形、技术条件)是什么?结合我国国情,分析 我国限制发展乙醇汽油的原因。 相关知识:农业的区位选择以及农业对我国的意义。 学习方式:讨论式学习 讨论: 1.农业的区位选择(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2.朝鲜在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技术条件等方面发 展农业的劣势是什么? 3.我国人口的国情分析。 结论:1.自然方面(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 济方面(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工业基础等)。 2.朝鲜纬度较高,易遭受低温、冻害的影响;温带季 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较严重;地 形以山地为主,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农业技术较为落后, 粮食单产低,粮食生产不稳定。 3.人多地少,粮食短缺;耕地(持续)减少,粮食供需 矛盾加剧(或粮食生产压力大);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 这里所列举的两个案例都来源于生活,是自然地理 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延伸及拓展,它使教材贴近生 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提升 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说,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对于新教 材所给出的案例,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因为对于案 例的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对一种文化知识的掌握,更是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 (责任编辑黄晓) 87 E-maii:zxjxckwz@163.tom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