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有关农民的文章、图片,我总会去关注,但我知道自己关注的目光不是完全纯洁而透明的。每一次我的内心是复杂的,我尊敬她们,可我知道自己特别害怕成为她们。我来自农村我的身边有太多的农民或农民工,因为这份近,我目睹了她们的不堪与卑微。所以我害怕;因为这份接近,我比别人更坚信她们的淳朴与善良,毫不怀疑她们心灵的美好,可这也增加了我的那份害怕,因为淳朴的背后在这个利益的社会也同样意味着懦弱与卑微。她们生活的不易,是我从农村梦想进入大学的目的之一,因为我不想成为这些可爱却同时令我害怕的人群中的一个。有时我觉得自己特别虚伪,因为我没有那份勇气大声说出“我的父母是农民,我为他们骄傲”虽然我也没有为自己来自农村而自卑,可我必须承认自己骨子里是想远离农村的,我不想过父母那样艰难的生活,我渴望走进城市,接触新的事物。
深刻地记得初三临近毕业时,在我们那个小的可怜的乡中学,很多同学都甚至没有参加中考就踏上了打工的路途。我知道她们同我一样渴望外面的繁华。可也许真正离城市近了,内心会更害怕,因为想要融入其中,真的太难太难。暑假时回家,车上偶遇初中同学谈到境况。她告诉我她的包好几倍,鞋也是名牌,还交了个理发师男友,两人都是月光族,可却逍遥自在。在我这个穷学生面前,她特别满足与得意,可临末时,他说以后还是想回老家工作,外面的城市虽好,可总觉得不是家。也许外出打工可以让他们挣到钱,可他说农民工在外并不是能得到尊重的,年轻时在厂里干活,可年纪大了厂里就不一定要你了,反正又不是技术工,年轻的一批来时,你就得让了。打工不是一份一辈子的职业。
姐姐十六岁就出去打工了,第一份工作就是做机器刺绣,工作不高不低。每次回家,她总对我讲起打工的艰辛,记得有一次,她的小姐妹被机器搅断了手指 ,电话那头的她哭的稀里哗啦,她哽咽地对我说他害怕有一天她也会遭遇这一切。我明白她的害怕,可她却别无选择,在城市里赚钱,对没有任何技能的她来说只有接受。
人们都说人生而平等,可不自觉中人还是被分了等级。在城市,为什么农民工没有家的感觉,我想是因为虽然他们在城市而不在农村,可他们所做的工作,所著的环境还是让人们看到了他们一直想挣脱的标签——农民工。农民工的身份不是光艳夺目的,至少在今天的社会。完全平等而和谐的社会是一条很长的路,什么职业都平等也是很难达到的一步,因为社会财富,某种程度上决定了
如何让你们生活得更好 随着近些年来,农村机械化的推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年轻的一代都开始走人城市,成为农民工中的一员,农民工的队伍在不断扩大,人们也开始注视这部分人群。清楚地记得温家宝整理帮民工讨工资的事件,曾让多少民工感动不已。其实民工是一群容易满足的人,她们并没有不切实际贪婪的念想,大家的尊重与关注,她们就会快乐,生活不愁吃穿,他们就会快乐,子女的教育问题得到解决,他们就会感激。
曾关注过其他国家对中国农民工问题的分析,《芝加哥论坛报》曾出现过这样的词语“默默的农民工托起中国的繁荣”还对中国农民工中的典型人物做过报道介绍,。美国这样一个总是以人权问题制裁中国的超级大国,相信也一定特别关注中国的农民工人群。很多的中国社会学家也一定对农民工问题有不少见解。但有一点相信是所有人都认同的是农民工让中国城市的经济能如此快速的发展。虽然每个中国人都相信农民工的价值,但为什么农民工至今未能获得自己应享有的权利呢,为什么农民工抱怨不公的报道屡屡出现呢?
一方面,有其内在原因,农民工由于现实原因,没有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他们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而在传统的中国观念里,体力劳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次于脑力劳动的,另外农民工从小在农村长大,接触新事物的机会少,这样农民工就很容易和老土,俗气的评价联系在一起了。除了自身原因,相信其他人包括政府应该也有不足之处。每一个自认为高等的城市人没有给农民工朋友一个平等和尊重的眼神和态度,政府没能切实解决农民工的需求问题。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是一个对农民工来说最关注的问题。因为孩子是他们的希望,使他们努力工作的动力。我个人觉得这也是真正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治本方法。现在有太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并不可怕,可怕得是这一批未解决,他们的下一代又会因为受教育有限,成为年轻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民工问题也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难以解决了。可堪现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情况,真的令人担忧。有那么多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照顾教育而走上弯路,有那么多农民工子女来到城市却因为总总原因不能和城市孩子一样接受好的教育,得到老师同等的对待。面对总总不等条件,我们有如何能要求农民工子女能和城市小孩一样优秀呢。先前曾看过一则新闻,安徽近两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不想农民工子女收取借读费了。我心里很高兴,可一看那些有此项政策的学校名单,我心却凉了。那些师资条件好的学校一所都不在其列。何时才能真正实现平等呢,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会不会被城市的小孩看不起呢?只有真正解决了农民工下一代的成长教育问题,农民工与城市的距离才能越来越近。农民工才会真正满意啊。
他们一直靠种田度日,在这个贫穷、人口过多的国家里勉强生存,生活节奏几乎没有改变过,他们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因为农村生产的日益艰难,他们开始走进城市。对他们来说城市是他们的目的地,他们为正在重塑中国的现代经济繁荣默默无闻地贡献着微薄的力量。农民的迁徙正在把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转变成为西方有力的竞争对手。中国现在有数千万的农民工在城市的工厂里工作。他们制造的工业设备、缝制的衣服和制作的玩具销往全世界。这其中的许多产品一度是在美国制造的。现在许多这样的工作机会流向了中国,这里有大量的劳动力出于改善生活的渴望,愿意忍受艰苦的条件和低廉的报酬。
农民一直是中国的特点。他们修建了长城,保卫了成为世界伟大文明之一的历朝历代。9亿中国农民是全球最庞大的、廉价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劳动力资源。左邻右舍约40人中,有30人进城打工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