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至2012年度上学期政教处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精神,依据《市“十二五”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方案》要求,在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幸福城市”的大背景下,2011年学校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按照“坚持一个目标导向,加强两个重要转变,实施三大行动策略,启动四项推进措施,打造五个学校品牌”的思路,让德育成为教师职业幸福的源泉和学生身心成长的动力。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2011年德育工作总结
(一)坚持一个目标导向——“有效德育”。
政教处明确提出,一切有效的德育活动必须关注师生身心感受,关注学生的心灵体验,关注学生的人格尊严,把追求师生的人生幸福作为德育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体验幸福的教育。
(二)强化两个重要转变——观念转变和行动转变。 通过价值重构,让德育成为最美丽、最有魅力的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的幸福指数;通过体系重建,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德育体系,不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特色重塑,实现德育观念从防范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转变,德育实践从说教德育、口号德育、功利德育向伦理德育、体验德育、活动德
1
育转变。
(三)实施三大行动策略。
一是于3月24日在我校隆重举行了全市的“十二五”有效德育建设工程启动大会,我校随后下发了《 “十二五”有效德育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五大体系”(目标、内容、路径、评价、推进)、“六大项目”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把德育工作聚焦到学生行为管理、班级建设管理、课程德育管理、社会实践管理、德育队伍管理、德育资源管理等六项基础工作上来。
二是召开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推进会。8月3号,我校召开了近400教师参加的“德育研讨会”,会上对德育工作进行了梳理,并邀请优秀班主任代表参与了论坛发言。
三是继续以创建“最适宜学习的班级”为抓手,开展文明班级的评选,将学生管理、班主任培养、校园文化的形成有机融合,使德育工作有效推进。 (四)启动四项推进措施。
一是专家引领,理论导航。本年度学校先后外派班主任到外地学习达50人次,每次学习后,由外派教师再向全体班主任传经送宝,资源共享,并将优秀学习资料刻录光盘下发给每个班主任。学习打开的是教师的视野,更激发了教师的工作激情。
二是校本研究,破解难题。突破教师职业倦怠,避免教师陷入事务性状态的方式,就是让教师在琐碎的教育生活中进入一种研究状态,在发现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乐趣。继上学期开展班长谈
2
“我的班主任我的班”以后,本学期,我们举行了3期班主任论坛,先后邀请了9位班主任与全体班主任就“家访工作”“与学科老师的配合”等论题公开交流,并在全体班主任中开展“班主任的精神引领和班级建设”的大讨论活动,以征文的方式呈现,并结集刊载在2011全校的《德育论文集》。
三是榜样激励,营造氛围。政教处坚持以数据评选的方式对班级进行文明班级的考核,并以文明班级的考核评选出各类优秀班主任,公正公平的方式中涌现出一大批拥有智慧、思想的优秀班主任,并吸引更多教师志愿加入班主任队伍。
四是特色展评,丰富内涵。学校抓住各级舞台,参赛参评,推出优秀师生,给更多的师生以“高峰体验感”。本学期,政教处参与全市征文活动,除全校推广开展外,在高一指导实践,该班的结集成果获得市委的高度评价,在全市予以展出。 (五)打造五张学校名片。
1.落实行为规范育人,打造“文明学校”。 行为是德行的最佳体现,优秀习惯的培养从行规开始。立足于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的培养,政教处三查——查早自习迟到、查早餐离席、查中午午休;着力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打造,政教处三管——管礼仪着装、管恋爱风纪、管口角争斗。在严格同时仁信的管理下,校园风貌有了大的改观。
2. 推崇诚实守信教育,铸造“诚信学校”。诚信的培养在细节,在坚持的管理效能中显现。本学期,学校配合保卫处完成了
3
对“门禁制”的实施,在学生的一片骂声中开始,在学生逐步的适应和配合中继续,在家长越来越支持的声音中不断完善。学生习惯用卡进出的同时培养了对制度的遵守意识。学校电子屏坚持失物招领和寻物启事板块的使用,一年来,共有近20个钱包、共计2000余元钱,超过十个手机及不计其数的小物件被拾金不昧的学生交到政教处,由政教处交还到失主手里。
3. 加强实践体验育人,塑造“责任学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者精神,高中是进行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时期,在政教处的支持下,历尽四个阶段,完成了新一届学生会组织的换届工作,在此基础上,组建了近20个学生公益社团,参与了校内外各类型活动,微公益社团与省红字会联系,亲赴山区,给那里的穷困学校送关怀,以高三班级为核心的11人团队到西藏,为藏民学校孩子送教科书、送电脑、并为他们上课讲学,他们的支出来自他们自己创刊的一本杂志。更对的班级进入社区、企业、福利院„„他们践行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承诺。
4. 强化“三位一体”育人,缔造“温情学校”。借力家访工作增强家校互动。我校提出了家访“四必访”、“四指导”、“四不准”的要求,同时提出家访侧重四个方面:贴近耳(倾听家长心声);蹲下身(引领学生成长);面对面(征询教育大计);手拉手(破解发展难题)。两个月来,全校家访200余家,家访让学子真正感受到教育的幸福与温暖,让“爱”的故事源源不断,让“爱”
4
的能量薪火相传。
5. 重视名誉意识教育,打造“美誉学校”。重视声誉、注重名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校一贯倡导“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学校大力表彰各类型的明星学生,为优秀学生成立工作室。继上一学期学生会工作交流获得极高赞誉,本学期,在学生会组织下,社团展现了一场高品质的晚会,赢得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赞美。街舞社受邀在杂技厅举行的艺术节,其高超的舞艺获得轰动性效应。美誉的获得为学校添彩,更增强了学生发展的信心。
成绩已属于过去,德育工作赋予我们还有很多新的课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努力践行“幸福”而“有效”的德育,从而达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下坚实的基础。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