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护理学导论》背诵重点-名词解释

来源:爱够旅游网
《护理学导论》背诵重点

名词解释

1、护理学: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有关预防保健治疗疾病及康复过程中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整体护理:护理人员视对象为一功能整体,在进行护理服务时提供包括服务对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全方面的帮助和照顾。

3、健康:1946年,WHO 对健康作出的定义为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989年,WHO又提出了有关健康的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4、亚健康状态:当一个人的机体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但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表现为身心疲劳,创造力下降,并伴有自感不适症状时,这种生理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

5、生存质量:指个体在其所处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生存的标准理想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对其目前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的认识和满意程度。它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面。

6、疾病:是机体身心在一定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所引起的一定部位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整体病理过程,使机体内部及外部环境平衡的破坏和正常状况的偏离或终结.从扩理的角度讲,疾病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感情受损的综合表现,疾病不是一种原因的简单结果,而是人类无数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作用的复杂结果。 7、角色: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专门的术语,是对某特定位置的行为期待与行为要求,是一个人在多层面多方位的人际关系中的身份和地位。

8、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HealthCare.PHC):是人们所能得到的最基本的保健照顾,包括疾病预防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和健康服务。

9、需要:需要是有机体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与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应,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10、文化:文化是在某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成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11文化休克(cultureshock):特指生活在某一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到另外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的精神紧张综合征。

12、成长(growth):又称生长,指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变化.成长是可预测和可观察的。

13、发展(development):又称发育,是生命过程中有顺序可预测的功能改变,包括身心两个方面.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如行为改变.是质的变化,是个体随年龄增长与环境间的互动而产生的身心变化过程。

14、发展任务(developmentaltask):是个体在生命的各时期出现的并需要完成的任务或实

现的成长发展目标,即个体在一定年龄段时,社会规范或标准要求他完成的任务,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

15、成熟:是指由遗传基因所决定的,通过个体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从而获得生理心理功能与能力的比较完备的状态。

16、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反应状态的过程。

17、压力源:是指任何能使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中的刺激。

18、危机:危机是一个人重要的生活目标遇到障碍,利用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无法解决问题时,引起的日常生活的混乱和瓦解.简单地说,危机是人体的平衡状态突然遭到破坏后的反应。

19、心理防御机制:指人们面对压力源时,采取的自我保护的心理策略,以减轻焦虑紧张和痛苦。

20、系统:是由若干要素按一定的结构方式相互联系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及功能的统一体。 21、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存在的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是预期结果应能通过护理职能达到。

22、护理理念:是对护理的信念及其所认同的价值观。

23、护理理论:是护理现象及其本质的目的性系统性和抽象性的概括,用以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护理现象。

24、自理:是个体为了维持生命,确保自身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增进健康和幸福而采取的一系列自发的调节行为和自我招股活动。

25、自理能力:是人们进行自理活动和自我照顾的能力。

26、治疗性自理需要:人的自理活动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为满足自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自我照顾活动;每个人在不同阶段其自理需要不同。

27、护理系统理论:护理系统理论说明如何通过护理系统帮助个体克服自理缺陷,满足自理需要,既揭示了如何提供护理的问题。

28、刺激:罗伊认为刺激是能激发个体反应的任何信息物质或能量单位。

29、基本结构(能量源):是个体所需要的生存因素和其先天的捏外部特征的综合,包括生物体维持生命的所需的基本因素,如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基因类型等。

30、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情境中,能灵活的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时候,能够正确进行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从湖里的角度来看,评判性思维是对临床复杂护理问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义的自我调控性的判断反思推理及决策过程。

31、决策:是对不确定的问题,通过一些定量分析方法,从众多备择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

32、临床护理决策:是一个由护士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服务对象的护理作出判断的复杂过程。

33、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是以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

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

34、法律:泛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广义上的法律还包括其他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行为准则。

35、医疗卫生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医疗卫生发面法律规范的总和。

36、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病人人身损害的事故。

37、举证责任:诉讼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及证明不了时需要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38、举证倒置:当事人提出的主张,由对方当事人否定其主张而承担责任的一种举证分配形式。

39、侵权:侵害了国家集体或他人的财产及人身权利。

40、犯罪:危害社会触犯国家刑律,应当受到法律惩处的行为.侵权不一定犯罪,但犯罪一定侵权。

41、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行贿人谋取私利,而非法索取接受其财务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