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发明专利]

来源:爱够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CN102428830A*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28830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5.02

(12)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1010506100.3(22)申请日 2010.09.29

(71)申请人陈迪军

地址222134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城西镇

寺后村(72)发明人陈迪军(51)Int.Cl.

A01G 1/04(2006.01)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54)发明名称

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技术,以500毫升罐头瓶为栽培容器,装入大米和营养液作为培养基,在1.5千克/平方厘米压力下灭菌1.5小时,冷却到25℃以下接种,接完种的瓶子放于22-25℃的环境中培养40天,将菌丝吃透培养基的培养瓶移入温度在18-22℃、有充足散射光的环境中继续培养。待培养基表面形成原基时,在塑料膜上扎数个小孔,并注意对培养环境喷水,以保持湿度80%以上。当子座长到5厘米左右,其顶点出现许多小刺时即成熟,便可采收。

CN 102428830 ACN 102428830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用500毫升罐头瓶作为栽培容器,装料为大米和营养液,通过灭菌、接种、菌丝培养、诱导子座形成最后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装料标准为每瓶加30克大米和45毫升营养液,用12厘米×12厘米×0.04厘米聚丙烯塑料盖瓶口,上面加2层报纸,然后用线绳封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营养液配方为100克蚕蛹煮出液,0.5千克鸡蛋,0.05%硫酸镁,0.1%磷酸二氢钾,9片维生素B1,配溶液至4500毫升,调pH值至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灭菌是在1.5千克/平方厘米压力下灭菌1.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接种是在培养基冷却到25℃以下接种,菌块一般为1厘米见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菌丝培养是将接完种的瓶子放于22-25℃的环境中,避光培养40天左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诱导子座形成是将菌丝吃透培养基的培养瓶移入温度在18-22℃、有充足散射光的环境中培养,保持湿度80%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采收是当子座长到5厘米左右,其顶点出现许多小刺时即成熟,便可采收。

2

CN 102428830 A

说 明 书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

1/1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药用菌的栽培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关于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蛹虫草是虫草结合的药用菌,是名贵中药材,所含药用成分和多种药效可与冬虫夏草相媲美,特别是其活性成分虫草酸和虫草素含量明显高于冬虫夏草。但近年来,由于野生的虫草资源不断减少,而人们对其需求量却日益增加,因此,用培养基替代蛹体进行蛹虫草的人工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突破依靠蛹体培养蛹虫草的技术瓶颈,提供一种用培养基替代蛹体进行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技术,利用本技术方法可实现蛹虫草的工厂化生产。[0004]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以500毫升罐头瓶为栽培容器,装入大米和营养液作为培养基,在1.5千克/平方厘米压力下灭菌1.5小时,冷却到25℃以下接种,接完种的瓶子放于22-25℃的环境中培养40天,将菌丝吃透培养基的培养瓶移入温度在18-22℃、有充足散射光的环境中继续培养。待培养基表面形成原基时,在塑料膜上扎数个小孔,并注意对培养环境喷水,以保持湿度80%以上。当子座长到5厘米左右,其顶点出现许多小刺时即成熟,便可采收。具体实施方式:[0005] 1、配制营养液。100克蚕蛹煮出液,0.5千克鸡蛋,0.05%硫酸镁,0.1%磷酸二氢钾,9片维生素B1,配溶液至4500毫升,调pH值至7。[0006] 2、装料。以500毫升罐头瓶为栽培容器,每瓶加30克大米和45毫升营养液,用12厘米×12厘米×0.04厘米聚丙烯塑料盖瓶口,上面加2层报纸,然后用线绳封口。[0007] 3、灭菌与接种。在1.5千克/平方厘米压力下灭菌1.5小时,冷却到25℃以下接种,菌块一般为1厘米见方。[0008] 4、菌丝培养。将接完种的瓶子放于22-25℃的环境中,避光培养。接种后40天左右,在培养基的表面及培养基内部长满白色绒毛状菌丝。[0009] 5、诱导子座形成。将菌丝吃透培养基的培养瓶移入温度在18-22℃、有充足散射光的环境中培养。此时,去掉封口上的报纸。待培养基表面形成原基时,在塑料膜上扎数个小孔,并注意对培养环境喷水,以保持湿度80%以上。[0010] 6、采收。当子座长到5厘米左右,其顶点出现许多小刺时即成熟,便可采收。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