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来源:爱够旅游网
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田积山崔晓菊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而阅读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利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应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核心素养;阅读能力

一、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看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传统的单一文章阅读教学模式依旧根深蒂固

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片面地讲授课文知识,却忽视了本应该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更别说培养学生情感认知、端正态度和正确价值观了。单篇阅读教学,一般是指在全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均将教科书作为媒介,通过深入分析主题思想、写作技巧、写作方式等,向学生直接灌输文章内容。而群文阅读是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基础上,结合单篇阅读教学的问题,教授学生语言理解、古典美学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但当前的群文阅读教学仍然以传统的阅读模式为主要教学方式,都是单篇文章教學或是基于单元的教学,而不会对教材内容进行高效合理的整合。

2.需要改进教师的教学策略

3.学生的阅读素养有待提高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高效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学生阅读中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学生的阅读时间不足。学生的课业负担重,没有相对独立、固定的阅读时间。第二,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偏弱。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是直接向学生讲授教材的内容,大多数学生都是选择一股脑地不断吸收,会逐渐对教师产生依赖性,思考能力自然会下降。部分学生平时的阅读量很少,阅读速度也很慢,阅读能力自然不高。第三,学生没有明确的阅读方向。部分学生很喜欢阅读,但很难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因此群文阅读很难顺利开展。

1.群文阅读教学应反映语言的建构应用

语言建构与应用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的学习和练习,培养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文言文是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重难点。随着时代的变化,文言文词句的含义也在不断更新,教师有必要将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文化环境相融。教师可以将单元中出现的字词统一整合,作为群文阅读的素材,再对重难点内容进行有效总结,可以将古代文言文、现代流行词汇等阅读内容通过群文阅读模式相互融合,然后根据学生的讨论总结主要内容。通过基于单元的群文阅读模式教学,学生可以构建文言词汇基础,并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加以运用,为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牢固基础。

2.群文阅读教学应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3.群文阅读教学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

审美欣赏是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形成的审美感觉,会逐步演变为鉴赏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

欣赏美、创造美的方法。美在语文课程中也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学生只有具备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才能写出优美的文章。例如,《雨巷》是戴望舒的一首诗。春天,一个撑着纸伞的丁香女孩在江南的胡同里安静地漫步,这是一幅很有意境的画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讲述他们眼中江南的美景,然后选择关于江南的诗,并以这些诗或以胡同、油纸伞为主题,使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感受别人眼中的江南。从讲述游玩江南的故事到对江南美景的描述和欣赏,学生能够逐步形成自身看待事物的审美眼光,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4.群文阅读教学应鼓励学生传承和理解中华文化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深入解析,使得学生的学习只流于表面。在高中教材中,古代诗词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不能仅仅背诵这些古诗,还应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探究,以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例如,教学《诗经》时,教师可以“风、雅、颂”为主题,或者以“赋、比、兴”的写作方式为主题,进行群文阅读的开展。经过教师的阅读指导、合理的计划安排,学生可以自己收集相关信息,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有效地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总之,阅读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点,而群文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阅读能力是体现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指标,教师应通过群文阅读,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