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3节
一、选择题
1.在植物体内的各种激素中 ,生理作用最|为相似的是( ) A.赤霉素和生长素 C.赤霉素和脱落酸 [答案] A
2.为使休眠状态的马铃薯茎早发芽 ,以便早栽种早收获 ,用以处理块茎的植物激素是( )
A.生长素 C.赤霉素 [答案] C
3.(2021·山东潍坊一中月考)赤霉素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 .图1是为了验证这一观点的实验 ,图2是生长素合成与分解的过程示意图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
B.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 D.生长素和乙烯
A.图1中放在两个相同琼脂块上的幼苗尖端的数量应该相等
B.假设对1号幼苗施加了赤霉素 ,那么放置琼脂块的去尖端胚芽鞘会向右弯曲生长 C.假设继续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 ,那么可以提出以下假设: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赤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同时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D.假设赤霉素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来提高生长素的浓度 ,那么可以提出假设: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基因的转录 ,从而翻译出更多的生长素
[答案] D
[解析] 图1中放在两个相同琼脂块上的幼苗尖端的数量是无关变量 ,无关变量应该相同 ,A正确;如果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幼苗1 ,那么取自该幼苗的胚芽鞘中生长素含量高 ,那么放置琼脂块的去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B正确;假设继续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 ,那么可以提出三种假设:①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②赤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③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同时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从而进行进一步实验 ,C正确;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不是蛋白质 ,不能通过翻译过程合成 ,D错误 .
4.(2021·四川自汞普高一诊)植物体内存在着调节生长发育的多种植物激素 ,研究人员进行了各种激素对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 ,结果见图 .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公众号:惟微小筑
A.比拟曲线2和4可获得结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比拟曲线1和3可知 ,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C.比拟曲线3和5可知 ,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 D.根据图中曲线可知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均可促进侧芽的生长 [答案] B
[解析] 比拟曲线2、4可知 ,顶芽可通过产生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A错误;比拟曲线1、3可知 ,有顶芽时 ,侧芽不生长 ,涂抹细胞分裂素那么生长 ,故说明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B正确;曲线3和5两组有两个自变量 ,一是顶芽的有无 ,二是涂抹的植物激素种类不同 ,C错误;据图中曲线可知 ,生长素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D错误 .
5.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 ,会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 ,俗称 \"恶苗病〞 .将培养赤霉菌的培养液(不含赤霉菌)喷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 ,这些幼苗表现出了 \"恶苗病〞病症 .针对此现象 ,科学家进行了推测 ,并选择水稻幼苗随机分组设计实验证明 .以下各项中 ,完全正确的选项是( )
编号 A B C 推测 赤霉菌能产生赤霉素 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 赤霉菌产生促进水稻生长物质 赤霉菌产生促进水稻分D 裂的物质 实验组处理 喷洒赤霉素溶液 接种赤霉菌感染 喷洒赤霉菌培养基滤液 对照组处理 喷洒等量蒸馏水 不进行任何处理 喷洒等量不接种赤霉菌的同种培养基溶液 喷洒赤霉菌培养基滤液 喷洒等量赤霉素溶液 [答案] C [解析] A组实验中的实验组不能说明赤霉素就是由赤霉菌产生的;B组实验不能说明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D组实验不能说明赤霉菌能产生促进水稻分裂的物质 .
,两者促进植物生长的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公众号:惟微小筑
A.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图中赤霉素对①过程起促进作用 ,对②过程也应该是促进作用 C.赤霉素促进茎秆伸长是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而实现的 D.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不同的 [答案] B
[解析] 赤霉素与生长素均为植物激素 ,是植物的一定部位产生的微量有机物;二者化学本质不同 ,能协同促进植物生长 .由图示可知 ,赤霉素促进①生长素的合成 ,②为生长素转化成氧化产物 ,赤霉素对②起抑制作用 .
7.我国很多地方出现瓜农滥用膨大剂致西瓜变 \"地雷〞的情况 .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媒体冠名为 \"植物激素〞之后 ,引起了消费者的不少担忧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
A.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过量使用 ,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植物激素 C.催熟剂是植物激素乙烯的类似物
D.与植物激素相比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答案] B
[解析] 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因不在植物体内合成 ,故不应叫植物激素;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故催熟剂应该是植物激素乙烯的类似物;植物体内没有使相应植物生长调节剂分解的酶 ,但有使相应植物激素分解的酶 ,因此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相比效果更稳定 .
8.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答案] A
9.(2021·河南新野月考)如图为种子发育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局部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 .据图分析 ,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选项是( )
公众号:惟微小筑
A.首|先出现的是CK ,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CA和IAA可能参与了有机物向子粒的运输与积累
C.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 ,并促进种子的脱水枯燥 ,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D.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答案] C
[解析] 从图可以看出 ,首|先出现的是CK ,其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的作用 ,A正确;由图可知 ,种子发育期后期 ,有机物积累速度加快 ,此时出现的是GA和IAA ,说明GA和IAA可能参与了有机物向子粒的运输与积累 ,B正确;ABA抑制细胞的分裂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促进种子休眠 ,C错误;从种子的萌发到果实的成熟 ,有多种激素起作用 ,该过程中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D正确 .
10.(2021·河北衡水中学调研)甲、乙、丙及NAA等四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模式如图 ,图中 \"+〞表示促进作用 , \"-〞表示抑制作用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
A.甲、乙、丙皆为有机物 B.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C.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D.甲可能是赤霉素 ,乙是脱落酸 [答案] D
[解析] 植物激素甲会促进种子休眠 ,抑制种子萌发 ,为脱落酸 .植物激素乙促进生长抑制种子休眠 ,为赤霉素 .植物激素丙促进植物体生长 ,同时可以用于单性结实 ,为生长素 ,甲、乙、丙都是微量有机物 ,A正确;甲抑制生长 ,乙促进生长 ,二者具有拮抗作用 ,B正确;乙、丙都促进植物生长 ,具有协同作用 ,C正确;甲是脱落酸 ,乙是赤霉素 ,D错误 .
二、非选择题
11.以下图是研究人员在测定了香梨果实从形成到成熟及其采收后的某些激素含量后 ,
公众号:惟微小筑
绘制得到的各时期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曲线 .请分析答复:
(1)在香梨果实发育的初期(花后15天左右)到达顶峰 ,且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间(花后60天左右)含量比值加大的两种激素是________ ,除此之外 ,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作用也不可缺少 .这说明果实正常发育是________的结果 .
(2)香梨果实采收后30天才进入完全成熟阶段 ,在此过程中乙烯含量的变化说明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采收后________的骤减是果实成熟的必要条件 ,脱落酸积累可能触发了果实的衰老过程 ,________含量再次升高 ,可能促使衰老阶段乙烯的大量合成 .根据这一成果 ,可以看出 ,要想延缓香梨果实的衰老 ,延长保鲜时间 ,应首|先把________(填激素名称)调节至|较低水平 .
[答案] (1)赤霉素和脱落酸 生长素 多种激素共同作用 (2)促进果实成熟 (3)赤霉素 生长素 生长素
12.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1~2个月 ,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 ,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 .以下图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 ,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 ,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 .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 .
(2)马铃薯块茎收获后也存在类似的休眠现象 ,要破除休眠使之提前萌发应该使用图中的______处理 ,但在生产上人们常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此类激素的类似物 ,因为该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脱落酸 拮抗 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受多种激素相
公众号:惟微小筑
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2)赤霉素或细胞分裂素 在植物体内不易降解 ,效果稳定 (3)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13.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 ,促进叶与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某棉农在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 ,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 ,但效果不明显 ,有人认为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
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
实验方案:取假设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 ,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做如下图的处理 .
请答复以下问题:
(1)有人认为要验证推测 ,必须对丙组进行修改 ,并在图B的1、2位置应分别放置________和________ .
(2)将乙组和修改后的丙组进行比拟 ,假设一定时间后 ,______________ ,那么推测正确 .
(3)假设在相同时间内 ,甲、乙两组落叶数量根本相等 ,那么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含脱落酸的琼脂块 空白琼脂块 (2)丙组叶片脱落数量明显多于乙组
(3)棉花顶芽确实会产生生长素抑制脱落酸的功能
[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所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 ,其它变量要相同 ,即需符合单一变量原那么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