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仪与国际关系之关系
摘要: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为中西方的各种交流提供了机遇。随着历史的发展,国际交往的频繁,懂得国际礼仪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良好的礼仪除了具有得体的言行举止之外,还包括能够认同所接触到的越来越多的不同文化和习俗.许多国家都注重将国际礼仪与国内礼仪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建立自己新的礼仪文化体系。国际礼仪是在各国不断交往中发展完善的,兼容着各国的风俗文化,有利于减少中西文化上的冲突。本文着重说明了礼仪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列举了现代国际关系中礼仪的基本特点和准则,阐述礼仪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礼仪 国际关系 涉外礼仪 现代国际礼仪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处.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为中西方的各种交流提供了机遇.然而,由于各国各民族的习俗不同,中西方的礼仪也不尽相同,所以,国际礼仪便有了其重要作用。本文着重说明了礼仪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列举了现代国际关系中礼仪的基本特点和准则,阐述了礼仪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意义。
一 礼仪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1
1.1礼仪的特征
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及交往尺度,会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往中 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处.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涉外礼仪,是涉外交际礼仪的简称.即,中国人在对外交际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对外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
涉外谈判礼仪是长期的国际往来中逐步形成的外事礼仪规范,是人们参与国际交往所要遵守的惯例。各国之间存在的文化、民族性格和礼仪风格等差异影响了商务谈判,如果不注意一些起码的礼仪,甚至是失礼,都会容易产生误会、摩擦,有时更导致商务谈判失败。人们在对外场合的行为举止,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它还会影响到本部门、本企业的形象,甚至国家的荣誉.
1.2礼仪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礼”懂“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在走向全面小康的当今社会中,崇尚礼仪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成员的精神要求。注重礼仪,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2
1。2.1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调节器。
人们在交往时按礼仪规范去做,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缓和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一般来说,人们受到尊重、礼遇、赞同和帮助就会产生吸引心理,形成友谊关系,反之会产生敌对,抵触,反感,甚至憎恶的心理。
1。2.2 礼仪具有很强的凝聚情感的作用.
礼仪的重要功能是对人际关系的调解。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在平静中会突然发生冲突,甚至采取极端行为。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如果人们都能够自觉主动地遵守礼仪规范,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际间感情得以沟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发展。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
1。2.3在国际交往中,遵守国际礼仪才能更好地体现“礼尚往来\"“友好平等\"的原则,展现出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
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所以说:知礼懂礼,注重文明礼仪,是每个立足社会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人们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我国现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实行了全方位的开放政策,正在迅速进入国际社会、国际市场.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基层,各个行业,各个阶层都有许多对外接触的机会。懂得国际通用的礼仪知识,不但对许
3
多人是工作上的需要,而且也是我国人民文明素质的一种体现.也只有遵守国际礼仪,才能更好的与国际友人切磋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二 礼仪是现代国际关系的调和剂
自从有了国家,也就出现了相应的礼仪。不论是古希腊、古罗马,还是古印度、古挨及,都形成了具有民族特点的礼仪。由于国家的产生,也就有了国与国的交往。国际交往也需要有一定的规范与准则,于是就产生了国际礼仪.
人们相互往来,要讲究礼节,注意礼貌,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行事,使社会生活有序地、和谐地进行.平常生活是这样.进行国际交往更是如此。在长期的国际交往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许多国家间通行的国际礼仪。现代国际礼仪正是历史上国际礼仪的继续和发展。
现代国际礼仪就其内容而言,包含有国际交往中的日常交际礼节、典礼仪式、外交礼仪与豁免等多方面内容。
2。1国际礼仪的重要性
2。1。1国际礼仪与交际礼仪是各国在长期的国际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与广泛使用.
无论在官方的或民间的友好往来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当然,在国际上,礼宾与交际活动都有一定惯例,不少国家则保持着各自传统的礼仪形式和礼节,有自己独特的做法,具有民族特色,或根据特殊的需要,灵活变通。国际礼仪和交际礼节总的发展趋势:逐渐简化,更加灵活,更加注重实效。学习国际礼仪知识的必要性.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公
4
职人员、涉外工作人员在涉外场合的行为举止,不仅仅是一种私人行为,更会产生一定的对外影响。一个公司、企业、社会团体的代表在对外场合的言谈行为,不仅关系到本公司、本社团的形象,影响到买卖交易的成败,有时甚至影响到国家的荣誉.从国家层面上讲,国际礼仪代表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地位。近年来,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在这个开放性的大社会中,国际礼仪成为涉外交往中的一门必修课。每个国家的礼仪不尽相同,所以,在不断的国际交往中形成了各个国家通用的国际礼仪,而一个国家在外交场合中正确使用国际礼仪,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形象地位,让外国人对我国有一个好的印象。国际惯例的几个特点:能用性,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通用;稳定性,不受政策调整和经济波动的影响;重复性,一般都是反复运用;准强制性,受到各国法律的保护,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效益性,被国际交往活动验证是成功的。
2.1。2从个人层面来说,国际礼仪代表着个人的形象素质。
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国际礼仪更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修养程度和精神面貌。周恩来总理便是这方面的典范,在很多次的外交场合中,他利用自身渊博的知识及机智的头脑,不仅维护了我国的尊严,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地位,而且自身的形象,素质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周恩来总理当之无愧是我国外交第一人,他很重视对外礼宾工作,重要的代表团来访接待计划和出访方案他都亲自审阅、过问。他渊博的国际礼仪知识,潇洒的言谈举止,政治家和外交家的风度更为世人称道。
2..1。3涉外礼仪可减少中西文化上的冲突.
文化与礼仪是密不可分的。礼仪蕴含着文化,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礼仪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国家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礼仪的形成和发展受各种各样的因素制约。由于西方国家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
5
制度、宗教信仰、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与中国礼仪文化相比较,自然会表现出多方面的差异。当前世界上通行的国际惯例尤以英美国家奉行的礼仪原则为主要礼仪规范,除了因其经济和文化具有强势,英语语言使用的广泛性之外,西方礼仪又具有简单务实的特点,易于学习掌握,所以才会得到快速传播。国际礼仪即人们在国际交往中共同采用并遵守的一些通用的礼仪做法,或者说是与人际交往相关的国际惯例。在跨文化交流中,遵循国际礼仪,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各自的文化、历史差异而产生误会、隔阂与矛盾。中国礼仪文化秉承了我们传统的价值观,比较重视血缘和亲情,非常强调共性。大家公认谦虚谨慎、含蓄内向、礼尚往来为重要的处事原则。
涉外礼仪是人们在涉外接触与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事实上,它是对双方行为的制约.涉外礼仪的核心是在尊重并且遵循对方习俗及文化的背景下对双方行为的恰当的融合。既然涉外礼仪有这么多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适应全球化的大背景,跟上时代的潮流。不仅要了解中国传统礼节,更是要注重国际礼仪,不能在涉外场合中失礼。
三 现代国际关系中礼仪准则与特点
随着近代工业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邮电事业的日益发达,人际交往日趋频繁,人们更需要用“礼节”来调整和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交际礼节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乏的东西。讲究礼节、注意礼貌、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已成了现代文明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标志。在现代生活中,人们之间相互来往更加注重礼节。以显示自己的教养不俗,维护表面上的平等。
3。1现代国际关系以公认的“主权平等”为基础。
6
“主权平等\"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每个国家都享有平等权利,不受他人侵犯;另一方面,每个国家都有尊重别国主权的义务,不得借口行使自己的主权而侵犯他国的主权。国家不论大小,都应当具有独立自主处理自己内外事物、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利。国家与国家相互之间是平等的,所有国家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主权平等”既然是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作为国际交往中行为规范的现代国际礼仪,当然也必须遵循这一准则。“主权平等”常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的尊严受到尊重:国家元首、国旗、国徽不受侮辱。
(2)国家的外交代表,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
(3)不以任何方式强制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不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
(4)在交往中,实行“对等”和大体上的“平衡”。
(5)“主权平等\"的原则,在国际组织中和国际会议上,表现为每一个参加国都有同等的“代表权”和“投票权\",每一个国家所投的票在法律上具有同等效力.
(6)在“礼宾序列”问题上,也应当体现各国“主权平等”的原则。在国际会认上,各国代表的位次,不是按国家大小强弱的原则来排列,一般是按会议所用文字的国名字母顺序来排列。在签定条约协定时,应遵守“轮换制\既每个缔约国在其保存的一份文本上名列首位,它的代表在这份文本上首先签字。在国际活动中,各国代表的序列,应以代表的职务高低或就职时间的先后作为排列的依据。在文字的使用上,每个国家都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在签定国际条约协定时,本国文字与别国文字具有同等效力。
7
3。2现代国际礼仪的特点.
(1)必须以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为基础.现代的国家关系应当是完整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与封建割据、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之间的关系、宗主国同殖民地附属国之间的关系不同。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主权应当一律平等.
(2)国家间,除双边关系发展外,多边往来大量增加的趋势十分明显.从而在礼仪做法上也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产生了新的做法。
(3)国际礼仪的内涵更加丰富,包括政治外交、经济贸易、文化教育、军事国防以及民间往来等各方面、多层次的国际往来,也都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来进行活动。特别是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许多公司企业都设有专职礼仪人员或公关部门。
(4)礼仪活动更加讲求实效,活动的形式更加多样,具体安排更加灵活。例如,领导人之间的实质性会谈更加受到重视:日程安排更加紧凑合理,举行宴会讲究礼仪但不事铺张;参加宴会的人数有所压缩;宴会上发表正式讲话的次数有所减少;动员群众参加的大规模场面很少;互访代表团人数减少;生活接待更加注意安全、舒适、方便等。
(5)“礼仪简化”成为趋势。由于国际交往和活动急剧增多,繁文缛节势必成为人们不堪负荷的重担,分去人们的许多时间和精力。因此,外交礼仪简化在国际上成了一种必然趋势。
四 结语
世界各国、各民族在其自身发展、生存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
8
各种风土人情和习俗,令人赞叹不止.同时由于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不同因素,使得世界各国、各民族各自有其禁忌.随着历史的发展,国际交往的频繁,懂得国际礼仪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良好的礼仪除了具有得体的言行举止之外,还包括能够认同所接触到的越来越多的不同文化和习俗。许多国家都注重将国际礼仪与国内礼仪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建立自己新的礼仪文化体系。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外在礼仪态度上的最大改变主要集中在种族关系、技术、异文化认同和对残疾人的尊重上。所以,国际礼仪是在各国不断交往中发展完善的,兼容着各国的风俗文化,有利于减少中西文化上的冲突。
【参考文献】
【1】王春.郑晓燕.浅谈涉外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高校讲坛。2008.16.
【2】王奕。略论涉外礼仪中的几个核心要素。湖湘论坛。 2009.5。
【3】李道魁。现代礼仪教程。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4】刘佩华.张瑞华。方燕妹. 中外礼仪文化比较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5】晋保平.张宇燕.国外的礼仪与禁忌。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学校:鲁东大学
专业:2011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作者:陈瑞祥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