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沙水区南水北调反思
沙水区中,孩子们摆弄着手中的沙水,忙得不亦乐乎。虽说天气寒冷,孩子们玩沙玩水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其中有一个小朋友与大家是“格格不入”的,那就是续续。我走过去问他:“你怎么不和大家一起玩沙呢?”“我是工程师呀!”继续说。他接着说:“看,老师,我们在挖一个水渠,叫‘南水北调’。”“南水北调?”我被续的话吸引了,打算一“探”究竟。
偌大的沙池中,只见续一会儿用手脱着下巴,一会儿又在“指手画脚”,“上游”挖渠的两个小伙子泽熙和子硕已经开拓了很长一段水渠了,而从“下游”开始挖的两个小女生一诺和若涵也不甘示弱,她们的效率同样很高,可谓“巾帼不让须眉。”这时“工程师”续续发现了问题,他对着一诺说:“你怎么把沙都挖到沙池边边上去了?”聪明的一诺一下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她开始放慢速度,她先是用铲子挖起一铲沙子,然后手腕一转,铲子头朝下就把沙子送出去了,这样沙子就不会“飞”到池子边缘上去了。水渠终于挖好了,开始“引水”了。辰睿用小桶接了水从“上游”倾泻而来,说是“倾泻”实则却没有“倾泻”的效果,满满一桶水迅速被沙子吸收了个精光,似乎就是湿润了一下而已。见此状况,“工程师”续续急了:“水太少了,得有源源不断的水才行呢。”辰睿又连续打来好几桶水倒进“渠”中,贪婪的沙渠似乎并不满足这些“小恩小惠”。就在这时,续续灵光一闪,他打开了位于“上游”开端的水龙头,这如同开闸放水一般,水从“上游”倾泻而来,渐渐地沙渠“喝饱”了水,问题又出现了:上游来的水怎么到不了下游呢?一诺说:是不是水还不够多?细心的工程师续突然说水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呀!对啊,那我们把北边挖低一些就行了辰睿说。就这样引水工程成功了。小“工程师”和小“工人”欢呼雀跃起来,庆祝“南水北调”工程的圆满成功,自豪喜悦之情洋溢在孩子们的脸上。
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生活经验的一种反映。续续扮演的“工程师”能想
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对于“工人”的分工安排得有条不紊,“工人”们有在上游挖渠,也有在下游挖渠的;有负责引水的,也有负责排涝的。活动中,续续能主动发起活动,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一起克服。在谈话中得知,续续小朋友显然是之前对于“南水北调”有过了解,知道我们国家的一些重大成就,并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在挖“渠”和“引水”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孩子们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并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对于续续“南水北调”的解释,我作为教师能够尊重和接纳幼儿的想法和见解,认真倾听给予积极回应,并给予必要补充和准确全面的解释。“南水北调”对于大部分大班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通过续抛出的这个新鲜词汇,我借机加以解释,孩子知识经验得到提升。南水北调,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个活动,我和孩子们一起了解了其他几项反映我们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明和创造,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作为教师,我们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兴趣出发,更大的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