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班幼儿队列队形课上好之法
作者:刘小虎
来源:《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13年第04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健康教育要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能力,发展幼儿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它具有帮助幼儿端正身体姿势、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和习惯、加强幼儿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等重要作用,对全面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锻炼效果。在目前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中,许多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教法,从趣味性、多样性、实效性出发,安排了一些新颖的游戏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游戏活动的气氛,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我们在游戏活动中看到,占幼儿体育游戏一定比例的队列队形练习,在教学实施中却被忽视甚至被挤掉,造成幼儿的队列队形素质下降。根据这一现状和我从事大班队列队形教学经验,谈谈上好大班队列队形练习课的方法:
一、认清幼儿园队列队形练习的意义和重要性
上好幼儿园大班一节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组织是关键,而组织的好坏在于队伍调动的口令能不能直接被幼儿所接受或听懂。队列队形,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之一,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不但能使幼儿保持良好的体态;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从而使幼儿拥有一丝不苟、遵守纪律、坚毅顽强等良好的品质。整齐的队形、统一的步调是集体努力的结果,幼儿的集体观念和责任感也得到了培养。
幼儿园队列队形练习是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幼儿整齐划一、协调一致地完成队列条令的统一规定动作,包括原地动作和行进间动作。队形练习是在队列练习的基础上,根据体育游戏的任务和要求,进行各种队形变换,图形行进等。但一般不作为一个单项的体育活动(体育课)进行专门练习,而是由教师根据游戏活动的需要,在活动前活动中进行练习。同时,队列队形练习也是幼儿园体操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却具有其他体操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二、认真分析幼儿园队列队形教学的基本内容
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5、6岁儿童开始能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初步的概括分类。然而,由于受知识、语言、抽象概括水平的制约,这一阶段的儿童对类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初级的、简单的,还不能掌握概念全部的精确含义,缺乏进行高一级抽象概括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时,内容要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及年龄特点进行简化,才能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促进其健康发展。 1.立正、稍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队列队形练习中,立正作为最基本的队列动作,要求比较严格,但对于动作协调性正在发展的大班幼儿来说,只需两臂自然下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一脚掌,上体正直,两眼看前方即可。稍息则是在立正的基础上,左脚向左前侧跨出2/3脚长。 2.向右(左)看齐,向前看。
由于大班幼儿对抽象的概念比较模糊,在练习看齐的过程中,要借助一些实际的物体作为辅助教学用具,帮助幼儿练习。如:向右(左)看齐时,“右(左)手叉腰”同时向右偏头通视,用眼睛的余光让自己和右(左)边同学对齐。向前看:看齐的幼儿迅速转头,手放下,两眼平视还原成立正姿势。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还可采用“口令”或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或提醒注意目标和方向,如:以某幼儿为基准,教师及时手指该生,以举手幼儿为基准,其余幼儿知道谁是基准幼儿后,教师再下达“向右(左)看——齐”口令。此外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先让幼儿掌握正确的转头动作,保持头正颈直转动,防止头部前倾、后仰和侧倒。 3.向右(左、后)转。
向右(左、后)转是在立正的基础上,身体向右(左、后)转90°(180°),同时右(左、右)脚原地移动,左(右、左)脚跟上。在练习时,也要利用一些实物帮助幼儿辨别方向,或在下达口令前做相应的提示。 4.原地踏步走。
原地踏步走是在立正的基础上从左脚开始,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两臂前后自然摆动。虽然大班幼儿在相互交往中,合作意识逐渐增强,但他们在实际练习时会有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幼儿跟不上节奏,而且踏起步来身体会不自觉地前后移动。教师可以划定活动范围,帮助他们进行练习,同时要求他们利用口号等形式学会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才能达到步调一致的目的。 5.齐步走、跑步走、立定。
齐步走是从左脚开始向前走步,步伐均匀,上体正直,两臂自然摆动,有精神的走。跑步走是听到预令后,双手握拳夹于腰间,听到动令后,两脚前脚掌着地跑,同时上体稍向前倾,两臂自然前后摆动。立定:听到动令后,齐步走是两拍停下,成立正姿势;跑步走是四拍停下,成立正姿势。在这项练习中,大班幼儿对于预动令的概念比较模糊,他们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力有限,教师可以通过口令来调节,在立定的练习时,通过让幼儿喊出四个数字或四字成语等,能很好的练习动作整齐度。 6.队形变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队形变换是教师根据游戏活动的需要,进行相应的队形变换。如:二路纵队变四路纵队,纵队变横队,纵队变圆形、双圆形等等。在变换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儿歌、律动等形式让幼儿自觉的站成游戏活动所需要的队形。 三、合理运用有效的队列队形练习方法
在大班幼儿队列队形教学中,由于幼儿的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占优势,兴奋易扩散,抑制过程较弱,神经细胞较脆弱、易疲劳,大脑对氧的需要量相对较大,而导致其有意注意时间短,因此我们教师应抓住幼儿的爱好,多采用一些模仿性、游戏性活动进行练习,使幼儿感受到队列活动的乐趣,愿意参加队列活动。 1.场景模拟法。
通过给幼儿播放国庆阅兵式或奥运会运动员入场等视频,让幼儿欣赏其中的队列队形展示,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同时,共同感受队列队形展示给我们带来的美与享受。教师再加以引导,与幼儿共同商讨设置场景,布置“阅兵式”或“奥运会”等不同的场地,进行模拟。练习时,教师扮演检阅者的角色,而小朋友们则是运动选手、光荣的旗手或者解放军战士,以增加队列队形练习的趣味性色彩,提高队列队形练习的效果。 2.游戏教学法。
在进行动作练习时,我们可以把动作练习融入到各种游戏之中进行,以增加队列队形练习的趣味性,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在立正、稍息姿势的练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设计成“木头人”游戏,在做游戏的时候把立正和稍息两个姿势加进去。也可以把这个口令改为一个数字,先让幼儿学会动作,以游戏化的形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前约定,当教师叫“1”时,幼儿就做立正的姿势,叫“2”就做稍息的动作。当然每个动作的要求我们都循序渐进,由简到繁,让这两个动作一步步做到标准化,适当的时候可以提出更高一步的要求,起到一个促进作用。 3.肢体语言教学法。
肢体语言就像人的一张嘴,可以真实生动地表达人的心理活动。教师在队列队形训练中,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能有效地向幼儿传递各种指令信息,帮助幼儿理解并自觉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在集合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双臂向幼儿传递纵队或横队的信息,双臂并列向前伸直表示成两路纵队集合,双臂向两侧伸直则表示横队集合等等。 4.动作示范教学法。
大班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模仿能力强,但往往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对教师的动作要求要高,教师不仅要会教,而且动作还要标准,并时刻做到身正为范。如:“立正”姿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采取自然站立,同时要求做到抬头、挺胸、收腹、紧臀、手垂两侧、两腿并拢、脚尖分开、两眼平视前方,因此教师的动作示范必须充分注意每个动作细节与精神面貌。 5.激励教学法。
在队列队形练习中,多采用表演、表扬和比赛等不同形式的激励措施,能促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表扬与表演对幼儿有促进的力量,对幼儿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游戏是训练的有效载体,游戏中获胜是幼儿参与活动最重要的原动力。采用适当的竞赛方式组织活动,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在竞争中可迸发出努力学习的热情,同时体验互帮互助和团结协作的快乐,提高幼儿练习的效果。而比赛又是幼儿喜欢的学习形式,正确适当的竞争方法更有助于幼儿掌握正确的队列队形动作。例如练习齐步走,我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一组一组的走,每一组走完,同学点评,除了看谁走得直,动作正确外,还要看哪个小组同学的精神面貌好,然后评出优胜,并请优胜的小组再次演示。
6.巧用哨子下达口令。
队列队形练习中为使幼儿注意力集中,动作表现一致,我们通常采用言简意赅的口令来组织,其中哨子便是常用的教具之一,甚至比教师的语言更有穿透力。利用独特的哨子可表现“齐步走”、“立定”、“向前看齐”、“放下手”等口令,利用哨子可吹出“左转弯”、“右转弯”等等。哨子不仅在走跑交替中使用,活动开始结束部分使用,还可在上下肢活动中发挥作用。总之教学活动中用好哨子,不但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师生合作的兴趣会更浓,也给教师教学带来方便,减轻教师声带的疲劳。 7.妙用动感音乐作衬托。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动感的音乐能调动大班幼儿参与队列队形练习的积极性,增添练习的节奏感和乐趣,提高队列队形练习的质量。幼儿园从小班就开始对幼儿进行律动教学,让孩子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节奏地学习儿歌,学习模仿操、韵律操等。因此,我们每天早操和下午的户外游戏活动之前,抓住了孩子们喜爱音乐这一年龄特点,选择了他们熟悉喜爱的音乐,孩子们只要听到音乐响起就会自觉地排队,然后随着音乐的发展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一系列的队列队形练习活动。教师先用音乐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进而不断地提高要求。 四、科学安排队列队形教学的进程
对于任何一项初学内容我们都应该遵循这个规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就要求教师要科学安排队列队形教学进度,组织教学活动要循序渐进。例如:我在组织大班队列队形练习活动中,首先要进行的教学内容是排队、解散、集合,目的就是要幼儿记住自己上课的位置和队形,这是以后能不能开展好队列队形练习的关键。只有在幼儿认识到上课是有要求的,有规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自己是有自己的位置的,上课之前是要排队的等等,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由于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具体形象思维正在发展,他们很难记住自己准确的位置,所以我在第一课时画好场地,给每个幼儿在地上画了个圈,每个圈都代表了自己的领土,并指定排头幼儿。把每个人安排在一个圈内,并明确指出排头在右(前)边,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再来进行解散、集合的学习时,我们应逐步提高要求,并要让幼儿稍稍努力就能做到,使幼儿充分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队列队形是对身体姿态和空间体位感觉的基本训练,也是组织集体活动,培养组织纪律性和整齐一致的重要手段。做好队列队形教学,培养幼儿机智灵活、遵守纪律的优良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将继续实践、不断探索、深入研究,努力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幼儿身体形态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