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校人际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来源:爱够旅游网
・258・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14卷第3期  ChinaJournalofHealthPsychology 2006,Vol14,No.3 

学校人际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王希华󰀁 张 哲󰀂

【摘要】 目的 调查学校人际关系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状况,为改善学校人际关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量相结合的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取大连地区城乡中小学生731人。结果 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困扰程度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F=52.65P<0.001),同学关系困扰程度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F=70.57P<0.001)。结论 现实中学校人际关系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之间有着显著相关,学校人际关系的困扰程度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困扰程度随年级的增长而增强,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也显示出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强的趋势。【关键词】 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心理健康

AStudyonCorrelationbetweenInterpersonalcontactatschoolandMentalHealthofStudents.WangXihua,ZhangZhe.ZhangzhouNormalCollege.Zhangzhou363000,P.R.China【 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relationbetweeninterpersonalcontactatschoolandmentalhealthofstudentsinAbstract】

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inordertoprovidebasisforimprovinginterpersonalcontactatschoolandpromotementalhealthofstudents.Methods 731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tudentsinurbanandsuburbofDalianwerechosenbychanceandwereexaminedwithquestionnaireandpsychologicalscales.Results Thedegreeofinterpersonalpuzzlebetweenstudentsandteacherswerestatisticalrelatedtothelevelofstudent'smentalhealth.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thedegreeofstudent-studentcontactpuzzleandthelevelofmentalhealthbetweendifferentgrades.Conclusion Atpresenttheinterpersonalcontactatschoolissignificantlyrelatedtostudent'smentalhealthin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Thedegreeofinterpersonalpuzzleatschoolhaveeffectonstudent'smentalhealth.Thedegreeofteacher-studentinterpersonalpuzzleand

student-studentinterpersonalpuzzleincreaseswithage.Theproblemofstudentmentalhealthalsobecomesmoreseriouswithage.【 Interpersonalcontact;Teacher-Keywords】studentcontact;Student-studentcontact;Mentalhealth1 引 言

随着我国学校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力度的增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逐渐由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状况的调查研究,深入到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的研究,这将对预防和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生明显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小学生,引起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校人际关系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我国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且观点不一。一些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关系。在青少年时期,同伴的影响首次超过了父母,如果缺少朋友或同伴关系不良,中学生就会感到孤独、自卑[1]。曾有人研究心理障碍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得出有心理障碍的问题学生与“教师关系不佳”、与“同学关系不佳”,这与他们由于心理障碍表现出明显的人际交往障碍,造成的行为、情绪及性格方面的不良特性有关[2]。还有人对学习困难

儿童的注意、行为及同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困难影响人际关系,学习困难儿童与学习一般、学习优秀儿

童相比,其注意、行为、同伴关系都明显存在更多的问题,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不良,较多地受到同伴排拒,社会地位较低[3]。这些研究都是从心理健康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的角度,说明了学校人际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另外有研究表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没有直接影响[4]。现实中,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学校群体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学校人际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为弄清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发现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为改善学生在学校的人际关系,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2 对象与方法

2.1 被试 问卷调查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被试,在大连地区随机抽取了16个班级,城市和农村各8个,其中小学(五、六年级),初中(一、二年级)、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一、二年级)各4个;小学生159人,初中生225人,高中生327人,中小学生总计731人。

󰀁中国.福建省漳州师范学院 363000 󰀂辽宁朝阳县职业中专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14卷第3期  ChinaJournalofHealthPsychology 2006,Vol14,No.3 

・259・

2.2 测量工具 采取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量相结合的方法。

[5]

根据研究目的选用了《SCL-90量表》、《师生关系行为困

[6]扰诊断》和《同学关系行为诊断》等心理测量表,结合学生基本情况编出《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调查表》。

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同,二者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互

作用。在小学、初中和高中3个阶段都明显表现出这种趋势,见表3。

师生关系困扰程度不同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检验

    心理健康均分    

-x±s    n    F1.65±0.471.73±0.501.43±0.371.78±0.511.84±0.581.48±0.462.21±0.732.03±0.531.65±0.451.93±0.641.92±0.551.54±0.44

1242105131121001916116744315372

52.65*

**

2.3 研究过程 按照心理测量技术的要求进行团体测试,组织学生填写《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调查表》。再根据心理测量表《、《师生关系行为困扰诊断》和《同SCL——90量表》学关系行为诊断》的赋值标准和评分要求批改每份问卷调查表。然后将各种变量进行赋值,用SPSS10.0ForWindow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3 结 果

3.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般分析 根据《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定标准,采用测量结果的总均分分布情况来确定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状况。结果见表1。 表1

总均分3.00~3.992.00~2.991.00~1.99

 表3

师生关系困扰程度小学

严 重中 等轻 微

初中

严 重中 等轻 微

高中

严 重中 等轻 微

8.53*

**

13.02*

**

28.22*

**

《总均分分布SCL-90量表》

n21189521

%2.8725.8571.27

心理健康等级

较 重较 轻无

总体

严 重中 等轻 微

 注:*P<0.05,**P<0.01,***P<0.001

3.3 同学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通过学生《同

学关系行为困扰诊断》的心理测量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同学

  结果表明,有2.87%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

题,有25.85%的学生有轻度的心理问题,而绝大多数学生心理属于健康发展水平。这一结果与国内的相关调查结果基本相符合,印证了国内的有关研究,即中小学生中存在着心理问题,只是在心理问题严重程度上有所不同[7]。

 表4

 表2

学 段小 学初 中高 中总 计

关系困扰严重的人数不多,但同学关系困扰较重的人数明显增多,而且显示出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见表4。

同学关系困扰程度不同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检验

    心理健康均分    

-x±s    n    F1.64±0.571.79±0.391.68±0.461.34±0.332.41±1.022.05±0.651.76±0.421.40±0.352.48±0.532.40±0.461.91±0.471.56±0.382.27±0.792.21±0.571.81±0.461.46±0.37

51462788417898106311316123118252337

70.57*

**

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检验

-x±s1.52±0.431.68±0.551.85±0.541.73±0.54

n159225347731

初中

23.55*

**

F

小学

同学关系困扰程度

严 重较 重中 等较 轻严 重较 重中 等较 轻

高中

严 重较 重中 等较 轻

总体

严 重较 重中 等较 轻

11.44*

**

 注:*P<0.05,**P<0.01,***P<0.001

19.76*

**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中小学不同阶段存在着显著差异(F=23.55P<0.001),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对较轻,中学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并显示出学生心理问题严重程度是随着年级的增长而趋于增强。

3.2 师生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通过学生《师生关系行为困扰诊断》的心理测量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在师生关系方面存在着心理和行为困扰现象。师生关系轻微困扰的学生占多数,严重困扰的学生很少,中等困扰的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明显增多。统计结果还表明,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困扰程度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F=52.65P<0.001),说明师生关系困扰程度不同,学生65.86*

**

 注:*P<0.05,**P<0.01,***P<0.001

・260・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14卷第3期  ChinaJournalofHealthPsychology 2006,Vol14,No.3 

  表4中同学关系困扰程度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F检验结果表明,二者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F=70.57 P<0.001)。说明同学关系困扰严重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较低;同学关系困扰较轻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这种情况在初中、高中阶段表现更为明显。4 讨 论

本研究中发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生在校的人际关系有极其显著的相关。在《师生关系行为困扰诊断》测验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师生关系方面的困扰是因为“某位老师对我有点冷漠”、“老师常让自己感到紧张和不安”、“老师不了解自己的忧虑和不安”、“找不到能倾诉内心隐秘的老师”,说明教师态度和学生理解需要是引起师生关系困扰的重要原因。在《同学关系行为诊断》测验中,中小学生普遍困惑的问题有“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在”、“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等,说明学生同学关系困扰的原因来自于学生缺乏交往能力和恐惧交往心理。因此我们认为,学校人际关系困扰会诱发学生心理问题,从而演变而成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障碍进一步强化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长期以往的恶性循环,便积淀而成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反,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良好,也会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集体中人际关系的好坏,对个体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重友谊、好交往是初中生的特点,所以他们乐于过集体生活,很重视同学间的友情。但由于他们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和方法,所以常在与同学相处时受到挫折,或者受到团体、受他人的压制与排斥,他们就会感到痛苦与烦恼,内心极度压抑和焦虑,个别人会变得敏感、多疑和自卑。于是有些人就转向害怕与人交往,并认为与人交往是件困难的事。这是导致初中生形成对人焦虑、产生孤独倾向的主要原因[8]。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中小学不同阶段存在显著差异(F=23.55 P<0.001),中学生比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从表3、表4还发现,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困扰的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明显增多,并显示出学生心理问题严重程度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困扰的严重程度都随着年级的增长而趋于增强。这种情况与学生成长过程中对人际交往的需求和认同,以及交往目标的形成有关。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发生在儿童青少年头脑内部的过程变量——社会认知在同伴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包括儿童青少年在社交情境中的目标、为达到目标所具备的策略知识、准确理解和监控社会事件的能力(Ladd,1985)[9]。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交往活动越来越重视,交往目标将影响学生在校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关于交往目标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偏爱的社会结果,也有人称之为社会价值,即个体所重视的结果(Miller&Read,1991;Jarvinen&Nicholls,1996)[10]。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的自尊、爱和归属等社会性需要更强烈,将成为他们交往目标的重要因素,自己与同伴的亲密关系和自己在团体中、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都会影响到他们与自尊有关的情绪体验。他们由此所感受到的群体接纳程度会不断强化个体在群体中的人际行为,最终

将成为其人格因素中的某些特质,从而会影响他们心理发展的健康水平。

在表3“师生关系困扰程度不同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检验”中,初中和小学阶段出现师生关系困扰严重的心理健康均分低于困扰中等的心理健康均分;在表4“同学关系困扰程度不同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检验”中,小学阶段出现同学关系困扰严重的心理健康均分低于困扰较重的心理健康均分。出现此种情况可能有几种原因:󰀁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困扰严重的学生样本少,代表性不强,容易出现误差。󰀂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小学、初中师生关系困扰严重与困扰中等的两个样本之间差异不显著,小学生同学关系困扰严重与困扰较重的两个样本之间差异也不显著。 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困扰严重的学生心理健康均分偏低现象,是否由于学生人际关系困扰过于严重的会引起抵触情绪,对人际关系不屑一顾、淡然和冷漠,反倒不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两种特殊现象都存在于小学阶段,可以认为与学生年龄发展阶段有关,与中学生相比小学生的人际知觉发展的还不够成熟。

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尚少,本研究结果与前面提到的有关研究相比,不仅证明了有心理障碍会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困扰程度不同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生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水平是相互作用关系。但是,认为“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没有影响的观点与本研究结果不相符合,说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5 参考文献

[1]阳德华.师生、同伴关系与初中生焦虑.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2):78~79

[2]骆伯巍.心理障碍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杭州大学学报,

1998,(2):37~43

[3]朱冽烈.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行为及同伴关系的研究.中国特

殊教育,1999,(3):30~31

[4]李晓东,聂尤彦,林崇德.初二学生学习困难、人际关系、自我接

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68~73[5]葛道主.自我心理平衡术.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31~34[6]郑日昌.中学生心理诊断.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377~378,386~388

[7]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

版社,2002,25~27

[8]张丽萍.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周口师范学

院学报,2002,(5):90~93

[9]Ladd,GW.Documentingtheeffectsofsocialskilltrainingwith

children:processandoutcomeassessment.InB.H.Schneider,KH.

Rubin,&J.E.

Lendingham,(Eds.),Children'speer

Relations:IssuesinAssessmentandInterventionNewYork:SpringerVerlag.1985,243~267

[10]Miller,LC,&ReaD,SJ.Onthecoherenceofmentalmodelsof

personandrelationships:Aknowledgestructureapproach.InG.Fletcher,

&F.Fincham(Eds.),

Cognitioninclose

relationships,Hillsdale,NJ:Erlbaum.1991,100~129

(收稿时间:2005-1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