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JK.凯根
生
国
医
学
堂
年
11
月
第
14
卷
第
11
期
ChinJofBehavioralMedSci,November2005,Vol14,No.11 表4器质性人格改变与脑影像学残留病灶的关系(例) 983?
分组例数智力缺损记忆力减退 无边缘轻中重无轻中重
绪不稳,焦虑,抑郁,易激惹甚至阵发暴怒,也可变得孤 僻,冷漠,自我中心,丧失进取心等J.从脑结构定位 学说上来说,认为造成前额叶,额叶眶面或颞叶损害者 都可引起器质性人格障碍.
本研究结果显示,颅脑外伤后出现器质性人格改 变的比例为19.O%,与国外脑外伤后人格改变的调查 资料基本一致,其临床表现也较为多样化,其中言 语粘滞,情绪不稳,情感脆弱,易激惹,情感淡漠,情感 幼稚,意志缺乏,欲望增强,冲动性行为,自我中心,道 德伦理观念不强,孤僻退缩,缺乏亲密人际关系等症状 与无人格改变组差异显着,说明这些症状对诊断器质 性人格改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本组资料中有部分器质性人格改变患者伴有智力 缺损,这正反映了人格构成受智力等认知因素的影响, 但条目分析显示有无人格改变两组病例在认知因子的 二个条目中均无显着差异,说明认知因素与人格有一 定联系,但又属于不同的心理过程.颅脑外伤后出现 器质性人格改变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研究资料显 示:在有器质性人格改变组中,额叶损伤的人数比例显
着高于无器质性人格改变组;左侧脑部损伤,影像学有 残留病灶的比例显着高于无人格改变组.说明额叶损 伤,左侧脑部损伤及急性脑外伤恢复后在影象学上仍 残留病灶者更易发生器质性人格改变.目前对颅脑外 伤后器质性人格改变发生率研究的结果颇不一 致.,可能与无统一的人格改变量化评定工具有关. 此外我们还发现,伴有智力缺损和精神病性症状 的患者有时会增加人格改变的诊断难度.因此,提醒 临床工作者应注意脑外伤患者在情绪,行为和人际关 系方面的变化,同时应常规使用人格改变的评定工具, 以便及时发现这方面问题,有利于指导脑外伤患者的 临床康复.此外,在工伤鉴定中,器质性人格改变有一 定的赔偿,正确的诊断才有利于患者得到应该获得的 补偿. 参考文献
1马光瑜,张秦初,陈培纯.颅脑损伤与人格障碍的关系研究.法律与 医学杂志.1999,4:192—193.
2陈敏,刘协和,霍克均.等.333例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患者的 MMPI测试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57—59.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修订版 (CCMD-3).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6—57.
4杨德森.特殊人格与人格障碍.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355— 358.
5LishmanWA.Psychiatricdisabilityafterhead:thesignificanceofbrain damage.ProcRSocMed,1996,59:216—266.
6沈渔邮.精神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72-473. 7杨玲玲,左成业.器质性精神病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32—33.
8KoponenS,TaiminenT,PortinR,eta1.AxisIandIIpsychiatricdisor-
dersaftertraumaticbraininjury:a30一yearfollow—upstudy.AmJPsy— chiatry,2002,159:1315—1321.
9HibbardMR,BogdanyJ,UysalS,eta1.AxisIIpsychopathologyinin— dividualswithtraumaticbraininjury.BrainInj.2000,14:45-61. 10LannooE,deDeyneC,ColardynF,eta1.Personalitychangefollowing headinjury:assessmentwiththeNEOFive—FactorInventory.JPsycho— somRes,1997,43:505—511.
11KantR,DuffyJD,PivovarnikA.Prevalenceofapathyfollowingheadin— jury.BrainInj,1998,12:87-92. (收稿日期:2005—03—07) (本文编辑:戚厚兴)
二十世纪最着名的心理学家——JK.凯根
JK.凯根(1929一),关国心理学家,对婴儿和儿童的认知和情绪发展的研究,尤其是对气质的形成根源的研
究十分着名.他的研究表明:个体气质的差异既受环境影响又受基因制约.198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 科学贡献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