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工作者推荐材料
——机电车间 王学明
王学明同志是机电车间一名普通的生产管理人员,在过去的一年,他始终立足于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认真而努力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在过去的一年中,该同志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严要求自己,事事起表率作用,给其他年轻同事之中树立了好的榜样,由其主管修理的船舶从未有过顾客投诉,并且总能按时保质地完成生产任务。面对重点,难点,疑点施工项目他必到现场监督,坚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司的声誉和财产利益。
众所周知,修船行业是一个辛苦的行业,作为机电主管,更是辛苦。现在的船舶市场很不景气,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与专业素养,为船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市场,才能在逆境中生存,发展。王学明同志正是秉承“一条船就是一个好广告”这样的理念,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努力将手中主管船舶修理完工,确保船东满意。翻开该同志的考勤记录,你会发现他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的休息。在2012年度当中,王学明同志主管修理了改装工程“坚强—D”轮,该轮的主体工程是:1)机舱换新2台发电机,新加2台发电机,以及与发电机相配套的一些辅助设备;2)新加艏侧推,尾侧推;3)甲板新加4台利勃海尔克令吊;4)常规修理工程(因为该船船龄已30年,状况可想而知)。该轮正式大规模的开工,是在2012年的6月底,当时正值高温天气,工作环境恶劣,但该同志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从旧发电机的出仓,新底座的定位交验,新发电机进仓,安装,调试,动车,始终坚持在现场,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由于船型老旧,机舱空间狭小,且在2台大发电机之间还有承重立柱相隔,这给发电机的进出仓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在整条船的改装过程中,发电机的进出仓毫无疑问是个大节点,容不得一点闪失,也容不得拖泥带水。“凡事
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打无准备之仗,王学明同志积极协调工艺部门及相关起重人员,采用电脑模拟及制作简易模型现场模拟,将发电机在吊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大化的暴露出来,从而将一些问题提前处理,节省了吊运的时间,并且保证了施工的安全。该轮另一个大节点项目便是新加艏尾侧推,在侧推管弄进行定位安装时,按照技术工艺要求,必须在厚度为26MM的弧形外板上钻两个直径约D20的孔,然后两边拉线,从而确定管弄的中心线,但考虑到实际情况,外板钻孔设备很难定位,并且钻孔位置反面刚好两道十字交叉加强筋板,王学明同志主动联系工艺部门及船体主管,深入现场,提出破坏外板,重新烧定位板的方案,工艺部门最终采纳了此方案,大大减少了施工的难度及时间。正是在王学明同志的带领下,“坚强D”轮才能够得以艰难而顺利的出厂。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是我们公司的优质客户。在2012年度当中,由王学明同志主管修理的巴西籍海洋穿梭油轮就达3艘,并且修理的难度越来越高,修理的周期越来越短。在该系列船型的修理上,我们已经取得了船东的信任。在承担此类船舶的修理过程中,优质的施工队伍必不可少,但是良好的沟通能力及业务能力也是非常之重要的,因为此类船舶修理过程中工程的变化较大,且每变一次都要严重的影响坞期,船期,该同志顶得住压力,耐得住性子,为系列船型的修理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优秀的船企,不光要提供优质的修理质量,良好的售后服务也是树立口碑的又一重要途径。出厂船舶“天狼星”号,在驶至长江南通段22号锚地时,发来反馈信息,中间轴承严重漏油。在接到抢修任务的电话时,已经是夜里9点多钟了。凭着直觉,这肯定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船东有要求,我们就必须服务好船东。深夜乘车,带领2名施工人员,1名技术人员,赶往南通。江面上夜色深深,寒风刺骨,还要爬软梯凳轮,到船上时,已是凌晨2点多了。不出所料,没有大问题,打开检查,装复,调试,只花了不到1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等他回到家时,已经凌晨6点多了,身心很疲惫,但是很欣慰。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工作中如此,生活中也是如此。无论工作多忙,在轮到办公室值日打扫卫生时,王学明同志总是放下手头的工作,自觉自愿地维护办公室的整洁,并由此带动办公室其他同志也积极参与进来。在施工现场也是如此,该同志积极推行车间施行的“垃圾袋装化”制度,尽最大能力地督促各施工队伍及班组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坚决执行公司“降本增效”的方针,并且给船东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回顾2012年,王学明同志在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样存在一些不足,在继往开来的2013年度,相信该同志必能劈泼斩浪,为新荣公司的欣欣向荣做出自己更大贡献。
机电车间
2013.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