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 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考前知识浏览
1.1中南民族大学招生简章...................... 1.2中南民族大学专业目录........................
1.3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历年报录比....... 1.4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科目解析......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就业前景解读 2.1中南民族大学专业综合介绍................. 2.2中南民族大学专业就业解析................. 2.3中南民族大学各方向对比分析.......
第三章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内部信息传递 3.1报考数据分析.............. 3.2复试信息分析.............. 3.3导师信息了解........
第四章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专业课考研知识点4.1参考书目分析..........
4.2真题分析................
4.3重点知识点汇总分析(大纲)....
第五章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复习计划分享 5.1政治英语复习技巧 5.2专业课复习全程详细攻略 5.3时间管理策略及习题使用
第六章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复试 6.1复试公共部分的注意事项 6.2复试专业课部分的小Tips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有三个方向(01)先秦至南北朝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考试科目是:(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19)文学理论与现代汉语、(828)中国文学史。
【参考书目】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1-4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学校介绍】
中南民族大学(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简称中南民大(SCMZU),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高校,为中国“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资格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国家民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五方共建高校。
学校前身为中南民族学院,始建于1951年,创建之初名为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1952年11月,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将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改名为中南民族学院;1985年,学校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2002年3月,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2006年,学校正式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学校首次实现拥有56个民族学生的目标。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占地1550余亩,校舍面积100万余平米,馆藏图书697余万册;拥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27000余人,有教师1392人;设有21个二级学
院、84个本科专业;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介绍】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科专业涉及文学、新闻传播学两大门类。现设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和对外汉语教学5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786人。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湖北省品牌专业并拥有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设有
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文艺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另有新闻传播学、民俗学2个硕士点,在校硕士研究生196人。学院设有文艺理论、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民间文学与外国文学、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广告设计、大学语文11个教研室。有湖北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中南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心,语言学及濒危语言研究、民族文化传播研究2个校级科研团队,另有女书文化研究中心、古典文学研究所、美学研究所3个研究机构。学院配有资料室1个,藏书2万余册。建有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
【导师】 孙华娟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学位:博士
办公地点:文一楼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
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中南民族大学文传学院 承担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专业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
研究领域:唐宋文学、中国古代诗学
简要经历:1996年9月~2000年6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9月~2003年6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9月~2006年6月,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至今,任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讲师。
出版著作:《<瓶史><瓶花谱>译注》(合编),2012年,中华书局。《心香寄远——艺文类聚·书信选注》,2010年,中华书局。《中国古代诗歌研究论辩》(合著),2006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发表论文:《四季流转的相思歌调————西曲<月节折杨柳歌>释读》,《文史知识》2010年第7期。《隋唐曲<杨柳枝>源流的再探索》,《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古典主义的阶段性演进——王国维的古雅说、天才论及文体观》,《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4期。《于“陈腐”中开出花来——评孙康宜<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1辑(2004年卷),
学苑出版社2005年。《二十世纪关于周邦彦词的论争》,《中国诗歌研究》第2辑,中华书局,2003年8月。《20世纪关于苏轼词的论辩》,《天中学刊》2003年第4期。《20世纪辛弃疾词研究论辩》,《云梦学刊》2003年第6期。《<离骚>新探》,2010年7月北京大学诗歌研究中心“中国古代诗学研究”会议宣读论文。
学术交流:2005年3月,应法鼓人文基金会邀请赴台湾法鼓山、台湾大学、中央研究院、台湾中央图书馆等地参访。2010年9月~2011年8月,赴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访学。
【报录比】
【学费】
学术型各专业8000
(2)住宿费:1360元/年:学生公寓,每间住3人,有独立卫生间、空调和热水。
1040元/年:普通宿舍,每间住2人,公共卫生间,有空调和热水。
【就业情况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之一。本学科以唐代文学研究为龙头,别集研究、地域文学研究、佛教文学研究并重,带动其他文学研究协调发展。重视传统方法与新方法整合运用,将文学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相结合。突出文学资源的属地特色,强化资料库建设,将丰厚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在古代文学领域内能掌握坚实广阔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在学科上作出创新性的成果的专门人才。
中国古代文学相关职位
文史类教研员,文化宣传,企宣专员 【初试备考经验】
做真题。模拟题虽然非常好,但是只有真题才最能反映出题规律。我的重点就放在近几年的真题上面,一共做了有四遍,但是每次做题都会有新的感悟和体会。真题一定要吃透,第一遍可以卡时间来做,并且对照参考书分析每道题的解题思路,这里我做的是《木糖英语》微信公众号的《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这本书的分析非常好,一定要认认真真把它看下去。分析真题可能非常慢,我当时一套题从做完再到分析透,大概要花一周左右的时间。后来几遍侧重就不一样了。第二遍重点就在读文章,解决单词、长难句、句间关系、段落间关系等问题。第三遍重在总结解题思路,将题型归类找到解题方法。第四遍就是强化解题思路。
最后,该讲到翻译、完型和作文。翻译和完型我只做了真题,没有做其他的练习。但是真题做完一定要及时进行分析,并做好归纳总结,这两道题虽说是很考能力,但也有一定的技巧在里面。有人建议完型可以随便选,因为得分率很低,但我建议同学们一定不要放弃,
只要坚持做就一定有收获。我平时得分率也不稳定,经常在5-8分之间,但是今年完型好像比较简单,印象中我应该只错了一道。关于作文,准备时间一般就放在11月中旬起。特别推荐蛋核英语公众号和木糖英语公众号。上面会定期推送一些内容,有些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借鉴。
我从十月中旬开始每天上午都用来学政治。所以说分很高,其实效率还是很低的。最大的感触是,政治要考高分,最重要的还是多选题。大题很多人越到最后越担心,我也是,我一直都很担心大题怎么
办,翻看真题,大家会发现,大题真的没有想象中那样难,所以,各位考研者复习政治的时候一定不要为大题而发愁和担忧。而是多侧重多选题的复习,多选题才真正决定你的政治成绩。
复习的时候,时间充裕的话,可以把大纲看一遍,接下来,自己摸索吧。《政治新时器》的习题部分,还是那样,做题的时候,找张纸,把答案写在纸上,而不是书上,以备第二次做题,每次做题的时候,可以把做错的题目做个标记,下次再做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做这些做错过的题目,这样就可以节约更多复习时间。
再一个就是,你要清楚的认识到,大纲给东西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必考的,有些内容从考研到现在都没有考到过,即使明年考,只会考一个选择题,1~2分,但是你肯定是考不了100分的。大部分同学70~80分就足够了,这就意味着,大纲上有些复习的内容你是可以从你的复习计划中删掉的,比如马克思主义的第七第八章,毛概中的第十二到第十五章中的除了外交以外的章节。思修的第六章,
这些都不用再浪费时间了。内容很多,但是这些章节会考的分数总共可能就不到4分,你觉得还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吗?没必要再复习这些内容了。
我觉得对于文学考研来讲,笔记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得到的材料非常繁杂,只依靠材料很难形成丰富而有条理的答题思路。所以我们需要真题练手外,还要形成自己的笔记。我自己就是笔记狂人,一天边看两百页书,能做五大页笔记。到十一月之后,教材就可以扔开,把精心整理的笔反复背诵,其实就能甩开别人一大截。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笔记的作用,不能看书的时候随便在书上画画就完了,一定要有笔记,一定要有完善的笔记,才能支撑起答题的经验,我考研前,一共做了16本笔记,在临考前一天,又重新背了一遍。《左传》有句话叫做“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只有善始善终,才能取得好的结果。
另外就是大家看书不要太功利,文学本来就是注重感受的一门学科,不要只看重点作家和每年热点,今年考的萧红和路遥都不是文学纪念年上的作家,鲁迅和沈从文并没考,看书还是要一视同仁,广纳四海。
另外谈作品,作品一定多看,中外作品都要看,鲁迅张爱玲萧红巴金郁达夫这些经典作家,肯定要精读一两部。我在考前看完了《萧红全集》,本来觉得是浪费时间,但自己很喜欢,考试也用到了.所有笔记做完之后,我用Xmind做了各个科目的思维导图,背书的时候从关键词一路引申下去,也用了喜马拉雅录音,每天早晚背书的时候录下来,走在路上反复听。很多东西其实不需要追求形式,包括那个艾
宾浩斯和记忆卡片我都没用过,对自己有用的才是最好的。星河文学考研的公众号会推送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章,可以作为书本的补充,对我是有所启发的。李亦明讲的专业课课程也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对专业课的备考很有关键性作用。
【复试】
一般都是先让学生自我介绍,然后老师根据学生自述见缝插针,随机发问。基本上,老师都会想了解你准备报考哪一段(很多同学都会在自我介绍中涉及,如果没有,就会发问,因为面试时你的信息表就在老师手中,但是老师不会问你想报哪个导师,学院有规定,这种问题不能问学生,所以自己最好也不要主动说)。老师会接着问这一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比如你难免要涉及某个作家或某类文体,那么老师很可能抽背你某篇作品(注意,这是古代文学面试最常见的问题)。当然,抽背只限于诗、词、赋(文、小说不会)。你如果说自己喜欢诗词,老师可能还会问你会不会写。你如果说自己喜欢戏曲,老师可能会让你唱一段,或者问你有没有创作过古典戏曲剧本。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文学理论 参考书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①中国历代文论 ②西方文论 参考书目:
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版。
2)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下全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真题】
我认为复习研究生考试比复习高考更考验一个人的心智,在这场战役里,你自始至终是一个人在战斗,最多有三两同学能陪你一起上自习,但学校的选择、教材的搜集、学习计划的制定全都需要你自己亲力亲为,最终的结果也需要你一个人承担。这是一个长达数个月的战役,你需要每时每刻都全情投入,杜绝骑驴找马、杜绝懒惰、不能找任何借口,一旦确定目标就只能猛打猛冲。在这个复习过程中,你一定会疲惫,一定想放弃,但请你一定坚持。最后,大家如果有什么不懂得地方或者想要参考资料都可以下载high研app,在上面找我。我会及时反馈大家的。
这些资料大体包括:
1.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习提纲 2.专业课部分教师用课件及ppt
3.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本科老师给画的范围 4.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本科老师讲课课件
5.中国古代文学各章节题库
6.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历年期中期末试题 7.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三套卷 8.课后习题及答案 9.专业课重难点详解 10.上届研究生笔记
11.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预测题
12.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名校真题汇总及解析 13.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本科生课堂笔记 14.《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笔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