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来源:爱够旅游网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①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伯把若干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是不停地、坚韧地团团转。一连七天七夜,它们最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亡。

②法伯于是在他的实验笔记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那么多毛毛虫当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便会立刻避免死亡的命运。”

③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个小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千米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3个昼夜的时间。然而,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的人们没有一个走出过沙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想离开那儿,而是尝试了很多次都失败了。肯·莱文觉得难以置信,于是他亲自做了个实验,从比塞尔向北走,结果3天半就走了出去。这时的比塞尔人才惊悟:原来他们中根本没有人向北走过,每一个试图走出沙漠的人都是沿着他前面那个人走过的路线走的,从来也没有人想过另辟蹊径。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达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④你能走多高,首先取决于你站在哪儿,更重要的是选准方向。持久稳健地走上去,则有望达到“顶峰”。

⑤美国作曲家盖什文成就卓越,闻名遐迩。可是他还想跟法国作曲家、歌剧《茶花女》的作曲者威尔第学作曲。他远渡重洋,来到巴黎,没想到威尔第竟不领情,一口回绝了他的请求,并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你已经是一流的盖什文了,何苦还要成为二流的威尔第呢?”

⑥学别人,无论学得多像,也只能成为别人第二。走别人走过的路,将会迷失自己的脚印。生活中的我们太习惯于走别人走过的路,偏执地认为走大多数人走过的路不会错,但是我们从未发现,当自己这么想的时候,总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往往更容易成功。

⑦很久以前,一个国王为挑选继承人,给两个儿子出了道难题:“给你们两匹马。白马给老大,黑马给老二,你们骑马到泉边去饮水,谁的马走得慢,谁就是赢家。”老大想用“拖”的办法取胜,而弟弟则抢过老大的白马飞驰而去。结果,弟弟胜了,因为他骑的是老大的马,自己的马自然就落在后面了。

⑧无独有偶。一家俱乐部招聘两名工作人员,最后进入角逐的是四男一女5名应聘者,他们被分别领进5个单间,单间里各放着已经牢牢地绾结在一起的两条尼龙绳子。主考人员宣布:谁先将两条绳子解开,谁就可以进入老板的办公室,接受老板的面试,超过30分钟仍不能解开绳结者将免除面试资格。时间过了15

分钟,已走了两个男性应征者,时间过了30分钟,还有两个男性应征者仍在耐心而努力地解着绳结。而那个女子则早已坐在老板的办公室里喝茶了,老板拿出用工合同,时间一到就与她签约。原来,那名女子5分钟不到,就走出单间,向主考人员借了一只打火机,将那个非常牢固的绳结果断地烧化了。

⑨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身边的那些成功人士,他们中大多数人正是因为走了与众不同的路才获得成功的。人生漫漫旅途中,我们应该勇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走出自己的风格,才能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选自《哲理·文摘版》2010年第2期)

阅读训练

1.仔细品读文中第②段和第⑤段中“耐人寻味”的话语,说说这两句话分别蕴含的道理。

___________

2.为了论证作者的观点,文中例举了多个人物的事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___________

3.选文从“‘毛毛虫’实验”说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

4.以下选项中能最恰当地论证文中画线语句的事实论据是( )。

A.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B.姚明用好自己身高的天赋,充分发挥自我的优势,并勤学苦练,最终成为NBA巨星。

C.台湾魔术师刘谦选择了很多魔术师都不敢尝试的近景魔术,他在春晚的表演精彩绝伦,迅速红遍全中国。

D.苏轼摆脱传统的婉约词的束缚,以他挥洒自如、自由奔放的创作个性,大胆革新词体,将词带入“豪放”时代。

5.结合选文,联系以下链接材料,试给当代中学生的“求学与建业”提出建议。

链接材料: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学习生活意识比较研究》中指出,中国和其他国家学生的对比,中国学生在学习上的模仿能力很强,上进心强,得分能力强;但创新能力弱,实践能力弱。

☆☆生态学家、诺贝尔奖评委、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拉斯·奥尔夫·彼昂认为,中国人太过迷信权威,做了很多模仿性的研究,原创性的工作做得太少,这导致了国内研究一直得不到国际的认可,至今无人填补中国本土专家夺得诺贝尔奖的空白。

(赖积华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