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

来源:爱够旅游网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沟槽开挖的允许偏差

序号 1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土方 ±20 检查数量 范围 两井之间 两井之间 两井之间 点数 3 6 6 检查方法 槽底高程 石方 +20、-200 不小于规定 不陡于规定 用水准仪测量 挂中线用钢尺量测,每侧计3点 用坡度尺量测,每侧计3点 2 槽底中线每侧宽度 3 沟槽边坡 刚性管道沟槽回填土压实度

最低压实度(%) 序号 1 项目 石灰土类垫层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重型击实标轻型击实标范围 点数 准 准 93 95 100m 2 管侧 87 90 胸腔 沟槽 部分 管顶以上500mm 87±2(轻型) 在路 其余部分 ≥90(轻型)或按设计要求 基范 农田或绿地范围表层500mm不宜压实,预留沉降量,表围外 范围内 面整平 管侧 胸腔部分 管顶以上250mm 快速路及主干路 ≤次干路 由路 800 沟槽 槽底 支路 在路 算起 >快速路及主干路 基范 的深 800 次干路 围内 度范 ~支路 围 1500 (mm快速路及主干路 ) >次干路 1500 支路 87 90 两井之间或1000m2 87±2(轻型) 95 93 90 93 90 87 87 87 87 98 95 92 95 92 90 90 90 90 3 每层每侧一组(每组3点) 用环刀法检查或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中其他方法 注:表中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和轻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分别以相应的标准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为100%。

柔性管道沟槽回填土压实度

槽内部位 管道 基础 管底基础 管道有效支撑角范围 管道两侧 管顶以上500mm 管道两侧 管道上部 压实度 (%) ≥90 回填材料 检查数量 范围 — 点数 — 检查方法 管顶500~1000mm 用环刀法检中、粗砂 查或采用现≥95 每100m 每层行国家标准≥95 中、粗砂、碎石屑,最每侧《土工试验两井之≥90 大粒径小于40mm的砂一组方法标准》间或每(每组85±2 砾或符合要求的原土 GB/T 501231000m2 3点) 中其他方法 ≥90 原土回填 注:回填土的压实度,除设计要求用重型击实标准外,其他皆以轻型击实标准试验获得最大干密度为100%。 管道基础的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中线每侧宽度 1 垫层 高程 压力管道 无压管道 厚度 中线每侧宽度 混凝平基 土基2 础、 管座 管座 高程 厚度 肩宽 肩高 允许偏差 (mm) 不小于设计要求 ±30 0,-15 不小于设计要求 每10m0,-15 测1每个验不小于设计要求 点,且收批 不少+10,-5 于3点 +20 ±30 O,-15 不小于设计要求 不小于设计要求 +10,0 检查数量 范围 点数 检查方法 挂中心线钢尺检查,每侧一点 水准仪测量 钢尺量测 挂中心线钢尺量测每侧一点 水准仪测量 钢尺量测 钢尺量测,挂高程线 钢尺量测,每侧一点 水准仪测量 钢尺量测 钢尺量测 压力管道 土(砂高程 无压管道 及砂3 砾)基平基厚度 础 土弧基础腋角高度 水泥砂浆防腐层厚度及表面缺陷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1 裂缝宽度 允许偏差 ≤0.8 管节 检查数量 范围 点数 每处 检查方法 用裂缝观测仪测量 钢尺量测 2 裂缝沿管道纵向长度 ≤管道的周长,且≤2.Om 3 4 平整度 防腐层厚度 <2 Di≤1000 ±2 取两个用300mm长的直尺量测 截面,每用测厚仪测量 1000<Di≤1800 Di>1800 麻点、空窝等 表面缺陷的深度 缺陷面积 空鼓面积 Di≤1000 1000<Di≤1800 Di>1800 6 7 ≤500mm2 ±3 +4,-3 2 3 4 5 个截面测2点,取偏差值最大1点 每处 每平 方米 用直钢丝或探尺量测 用钢尺量测 用小锤轻击砂浆 表面,用钢尺量测 不得超过2处, 且每处≤10000 mm2 注:1 表中单位除注明者外,均为mm; 液体环氧涂料内防腐层厚度及电火花试验规定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普通级 1 干膜厚度 (μm) 加强级 特加强级 普通级 电火花试 2 验漏点数 加强级 特加强级 ≥200 ≥250 ≥300 3 1 0 个/m2 用电火花检漏仪测量,检漏电压值根连续检测 据涂层厚度按5V/μm计算,检漏仪探头移动速度不大于0.3m/s 每根两个断面,(节)管 各4点 用测厚仪测量 检查数量 范围 点数 检查方法 注:1 焊缝处的防腐层厚度不得低于管节防腐层规定厚度的80%; 2 凡漏点检测不合格的防腐层都应补涂,直至合格。

外绝缘防腐层厚度、电火花检漏、粘结力验收标准

检查项目 允许 偏差 检查数量 防腐成品管 补 口 补 伤 检查方法 每20根1组(不足20根按逐个检测,每个逐个检1组),每组抽查1根。测管随机抽查1个截1 厚度 测,每处随用测厚仪测量 两端和中间共3个截面,每面。每个截面测互符合本机测1点 截面测互相垂直的4点 相垂直的4点 规范第电火花5.4.9 用电火花检漏2 全数检查 全数检查 全数检查 检漏 条的相仪逐根连续测量 关规定 每20根为1组(不足20 3 粘结力 根按1组),每组抽1根,每每20个补口抽1处 — 根1处 注:按组抽检时,若被检测点不合格,则该组应加倍抽检;若加倍抽检仍不合格,则该组为不合格。 管道铺设的允许偏差(mm)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无压管道 压力管道 无压管道 压力管道 无压管道 压力管道 15 30 ±10 ±30 ±15 ±30 每节管 1点 水准仪测量 检查数量 范围 点数 检查方法 经纬仪测量或挂 中线用钢尺量测 1 水平轴线 Di≤1000 2 管底高程 Di>1000 工作井施工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顶面 高程 1 井内导轨安装 中心水 平位置 两轨 间距 2 盾构后 座管片 矩形 圆形 顶管、夯管 盾构 顶管、夯管 盾构 顶管、夯管 盾构 高 程 水平轴线 每侧长、宽 半径 中心位置 内径尺寸 检查数量 允许偏差 (mm) 范围 点 数 +3.0 +5.0 3 5 +2 ±5 ±10 ±10 每环 底部 每座 每根导轨2点 检查方法 用水准仪测量、 水平尺量测 用经纬仪测量 每根导轨2点 2个断面 1点 1点 2点 竖、水平各l点 垂直向各1点 4点 1点 用钢尺量测 用水准仪测量 3 井尺寸 不小于设 每座 计要求 20 ±20 ±30 每个 每座 每座 挂中线用尺量测 用经纬仪测量 用钢尺量测 用水准仪测量 用垂线, 角尺量测 4 5 6 进、出井预留洞口 井底板高程 顶管、盾构 工作井后背墙 垂直度 水平扭转度 0.1%H 0.1%L 注:H为后背墙的高度(mm);L为后背墙的长度(mm)。 顶管施工贯通后管道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数量 范围 点数 检查方法 直线顶1 管水平轴线 顶进长度<300m 300m≤顶进长度<1000m 顶进长度≥1000m Di<1500 50 100 L/10 +30,―40 +40,―50 +60,―80 +80,―100 150 150 200 150 150 150 +100,―150 +150,―200 ±200 +1OO,―150 +100,―150 ±200 ≤2 15%壁厚,且≤20 ≤ΔS ≤0.03Di 50 每 管 节 1点 用经纬仪测量或挂中线用尺量测 用水准仪或 水平仪测量 用水准仪测量 直线顶顶进长度<300m Di≥1500 2 管内底300m≤顶进长度<1000m 高程 顶进长度≥1000m 水平曲线 R≤150Di 曲线顶3 管水平轴线 R>150Di 竖曲线 复合曲线 水平曲线 竖曲线 复合曲线 水平曲线 R≤150Di 曲线顶4 管内底高程 R>150Di 竖曲线 复合曲线 水平曲线 竖曲线 复合曲线 5 6 7 8 相邻管间错口 钢管、玻璃钢管 钢筋棍凝土管 用经纬仪测量 用水准仪测量 钢筋混凝土管曲线顶管相邻管间 接口的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差 钢管、玻璃钢管道竖向变形 对顶时两端错口 用钢尺量测,见本规范第 注:Di为管道内径(mm);L为顶进长度(mm);ΔS为曲线顶管相邻管节接口允许的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差(mm);R为曲线顶管的设计曲率半径(mm)。

水平管道内垂直顶升施工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1 2 3 4 顶升管帽盖顶面高程 顶升管管节安装 管节垂直度 允许偏差 (mm) ±20 ≤1.5‰H 每节 检查数量 范围 每根 点数 1点 检查方法 用水准仪测量 用垂线量 各1用钢尺、角尺等量测 点 用钢尺量测 1点 用垂线量 管节连接端面平行度 ≤1.5‰D0,且≤2 ≤20 0.5%H 顶升管节间错口 顶升管道垂直度 每根 5 顶升管的 中心轴线 开口管顶升口中心轴线 沿水平管纵向 沿水平管横向 沿水平管纵向 沿水平管横向 30 20 40 30 顶头、底各1座管节 点 每处 1点 用经纬仪测量 或钢尺量测 6 注:H为垂直顶升管总长度(mm);D0为垂直顶升管外径(mm)。 管片的钢模制作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1 2 3 4 5 宽度 弧弦长 底座夹角 纵环向芯棒中心距 内腔高度 允许偏差 ±0.4mm ±0.4mm ±1° ±0.5mm ±1mm 每块钢模 检查数量 范围 点数 6点 2点 4点 全检 3点 用专用量轨、卡 尺及钢尺等量测 检查方法 单块管片尺寸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1 2 3 4 宽度 孤弦长 管片的厚度 环面平整度 允许偏差 (mm) ±1 ±1 +3、―1 0.2 1 ±1 ±1 每块 检查数量 范围 点 数 内、外侧各3点 两端面各1点 3点 2点 4点 3点 3点 用卡尺、钢 尺、直尺、 角尺、专用 弧形板量测 检查方法 5 内、外环面与端面垂直度 6 7 螺栓孔位置 螺栓孔直径 管片水平组合拼装检验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1 2 3 4 环缝间隙 纵缝间隙 成环后内径(不放衬垫) 成环后外径(不放衬垫) 允许偏差 (mm) ≤2 ≤2 ±2 +4,―2 检查数量 范围 每条缝 点数 6点 6点 4点 4点 检查方法 插片检查 插片检查 用钢尺量测 用钢尺量测 每环 5 纵、环向螺栓穿进后,螺栓杆与螺孔的间隙 (D1―D2)<2 每处 各1点 插钢丝检查 注:D1为螺孔直径.D2为螺栓杆直径,单位:mm。 钢筋混凝土管片的钢筋骨架制作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1 2 3 4 5 6 7 8 主筋间距 骨架长、宽、高 环、纵向螺栓孔 主筋保护层 分布筋长度 分布筋间距 箍筋间距 顶埋件位置 允许偏差 (mm) ±10 +5,―10 畅通、内圆面平整 ±3 ±10 ±5 ±10 ±5 每榀 检查数量 范围 点 数 4点 各2点 每处1点 4点 4点 4点 4点 每处1点 用卡尺、 钢尺量测 检查方法 在盾尾内管片拼装成环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1 2 3 4 5 6 环缝张开 纵缝张开 衬砌环直径圆度 相邻管片间的高差 成环环底高程 成环中心水平轴线 环向 纵向 允许偏差 ≤2 ≤2 5‰Di 5 6 ±100 ±100 1 每环 检查数量 范围 点数 1 检查方法 插片检查 插片检查 用钢尺量测 用钢尺量测 用水准仪测量 用经纬仪测量 4 注:环缝、纵缝张开的允许偏差仅指直线段。 管道贯通后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环向 纵向 允许偏差 (mm) 15 20 2 2 每5环 检查数量 范围 点数 4 检查方法 1 2 3 相邻管片间的高差 环缝张开 纵缝张开 用钢尺量测 1 插片检查 4 5 6 衬砌环直径圆度 管底高程 输水管道 套管或管廊 8‰Di ±150 ±100 ±150 4 用钢尺量测 用水准仪测量 用经纬仪测量 1 管道中心水平轴线 注:环缝、纵缝张开的允许偏差仅指直线段。 钢筋混凝土衬砌施工质量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1 2 3 4 5 6 7 8 内径 内衬壁厚 主钢筋保护层厚度 变形缝相邻高差 管底高程 管道中心水平轴线 表面平整度 管道直顺度 允许偏差 (mm) ±20 ±15 ±5 10 ±100 ±100 10 15 每20m 1点 不少于1点 每榀 检查数量 范围 点 数 不少于1点 不少于2点 不少于4点 不少于1点 用水准仪测量 用经纬仪测量 沿管道轴向用2m直尺量测 沿管道轴向用20m小线测 用钢尺量测 检查方法 土层开挖的允许偏差

序号 1 2 检查项目 轴线偏差 高程 允许偏差 (mm) ±30 ±30 检查数量 范围 每榀 每榀 点数 4 1 检查方法 挂中心线用尺量每恻2点 用水准仪测量 注:管道高度大于2m时,轴线偏差每侧测量3点。 钢格栅、钢架的加工与安装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矢高及弧长 拱架 (顶拱、 墙架长度 墙拱) 拱、墙架横断面(高、宽) 格栅组 装后外 轮廓尺寸 高度 宽度 扭曲度 允许偏差 +200mm ±20mm +100mm ±30mm ±20mm ≤20mm 每榀 检查数量 范围 点数 2 1 2 1 2 3 用钢尺量测 检查方法 加1 工 横向和纵向位置 垂直度 2 安装 高程 与管道中线倾角 间距 格栅 钢架 横向±30mm, 纵向±50mm 5‰ ±30mm ≤2° ±100mm ±50mm 2 2 2 1 每处1 每处1 用垂球及钢尺量测 用水准仪测量 用经纬仪测量 用钢尺量测 注:首榀钢格栅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批量生产。 钢筋网加工、铺设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钢筋间距 钢筋搭接长 搭接长度 保护层 允许偏差 (mm) ±10 ±15 ≥200 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范围 片 一榀钢拱 架长度 点数 2 4 2 检查方法 1 钢筋网加工 用钢尺量测 用钢尺量测 用垂球及尺量测 2 钢筋网铺设 初期衬砌喷射混凝土质量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1 2 平整度 矢、弦比 允许偏差 (mm) ≤30 ≯1/6 检查数量 范围 每20m 点数 2 检查方法 用2m靠尺和塞尺量测 用尺量测 每20m 1个断面 3 喷射混凝土层厚度 见表注1 每20m 1个断面 钻孔法或其他有效方法,并见表注2 注:1 喷射混凝土层厚度允许偏差,60%以上检查点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其余点处的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1/2;厚度总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厚度;

2 每20m管道检查一个断面,每断面以拱部中线开始,每间隔2~3m设一个点,但每一检查断面的拱部不应少

于3个点,总计不应少于5个点。

防水层铺设质量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1 2 3 基面平整度 卷材环向与纵向搭接宽度 衬垫搭接宽度 允许偏差 (mm) ≤50 ≥100 ≥50 每5m 2 检查数量 范围 点数 检查方法 用2m直尺量取最大值 用钢尺量测 注:本表防水层系低密度聚乙烯(LDPE)卷材。 二次衬砌模板安装质量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1 2 3 4 拱部高程(设计标高加预留沉降量) 横向(以中线为准) 侧模垂直度 相邻两块模板表面高低差 允许偏差 ±10mm ±10mm ≤3‰ ≤2mm 检查数量 范围 每20m 每20m 每截面 每5m 点数 1 2 2 2 检查方法 用水准仪测量 用钢尺量测 垂球及钢尺量测 用尺量测取较大值 注:本表项目只适用分项工程检验,不适用分部及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的允许偏差

序号 1 2 检查项目 中线 高程 允许偏差 (mm) ≤30 +2O,―30 检查数量 范围 每5m 每20m 点数 2 1 检查方法 用经纬仪侧量,每侧计1点 用水准仪测量 定向钻施工管道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入土点 位置 平面轴向、平面横向 垂直向高程 平面轴向 平面横向 出土点 2 位置 垂直向 压力管道 高程 无压管道 水平轴线 3 管道 位置 管道内 底高程 压力管道 无压管道 允许偏差 (mm) 20 ±20 500 1/2倍Di ±1/2倍Di ±20 1/2倍Di ±1/2倍Di +20,―30 20 20 每座 各1点 用经纬仪、水准仪 测量、钢尺量测 每节管 不少于 用导向探测仪检查 1点 每入、 用经纬仪、水准仪 各1点 出土点 测量、用钢尺量测 检查数量 范围 点数 检查方法 1 4 控制井 井中心轴向、横向位置 井内洞口中心位置 注:Di为管道内径(mm)。 夯管贯通后的管道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1 轴线水平位移 Di<1500 允许偏差 (mm) 80 40 检查数量 范围 每管节 点数 1点 检查方法 用经纬仪测量或挂中线用钢尺量测 用水准仪测量 2 管道内底高程 3 Di≥1500 60 ≤2 用钢尺量测 相邻管间错口 注:1 Di为管道内径(mm)。 2 Di≤700mm时,检查项目1和2可直接测量管道两端,检查项目3可检查施工记录。

沉管基槽浚挖及管基处理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基槽底 部高程 整平后基础 顶面高程 土 石 压力管道 无压管道 允许偏差 (mm) 0,―300 检查数量 范围 点数 检查方法 1 2 3 4 5 6 基槽底部宽度 基槽水平轴线 基础宽度 整平后基 础平整度 砂基础 砾石基础 用回声测深基槽宽度不大于0,―500 5m时测1点;基槽仪、 多波束每宽度大于5m时测仪、测深图检0,―200 查;或用水准5~不少于2点 0,―100 仪、经纬仪测10m不小于规定 量、钢尺量测取一100 定位标志,潜个断水员检查 不小于设计要求 面 1点 50 150 潜水员检查,用刮平尺量测 沉管下沉铺设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压力管道 无压管道 允许偏差 0,―200 0,―100 50 检查数量 范围 每10m 每10m 点数 1点 1点 检查方法 用回声测深仪、多波束仪、 测深图检查;或用水准仪、经 纬仪测量、钢尺量测定位标志 1 管道高程 2 管道水平轴线位置 钢筋混凝土管节预制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长 1 外包尺寸 宽 高 2 3 结构厚度 底板、顶板 侧墙 允许偏差 (mm) ±10 ±10 ±5 ±5 ±5 0.5%L 每部位 各4点 两端面 各2点 每10m 各4点 用钢尺量测 检查数量 范围 点数 检查方法 断面对角线尺寸差 4 管节内净空尺寸 净宽 净高 ±10 ±10 ±5 5 10 每10m 各4点 每10m 各4点 每10m 每10m 2点 2点 用2m直尺量测 用垂线测 5 顶板、底板、外侧墙的主钢筋保护层厚度 6 7 平整度 垂直度 注:L为断面对角线长(mm)。 端部钢壳端面加工成型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1 2 3 不平整度 垂直度 端面竖向 倾斜度 允许偏差 (mm) <5,且每 延米内<1 <5 <5 检查数量 范围 每个钢壳的钢板面、端面 每个钢壳 点数 每2m各1点 两侧、中间各1点 两侧、中间各2点 检查方法 用2m直尺量测 用垂线吊测全高 全站仪测量或吊垂线测端面上下外缘两点之差 橡胶圈外观质量要求

缺陷名称 气泡 杂质 凹痕 接缝 中心偏心 中间部分 直径≤1mm气泡,不超过3处/m 面积≤4mm2气泡,不超过3处/m 不允许 边翼部分 直径≤2mm气泡.不超过3处/m 面积≤8mm2气泡.不超过3处/m 允许有深度不超过0.5mm、面积不 大于10mm2的凹痕,不超过2处/m 不允许有裂口及“海绵”现象;高度≤1.5mm的凸起,不超过2处/m 中心孔周边对称部位厚度差不超过1mm 钢筋混凝土管沉放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压力管道 无压管道 允许偏差 0,―200 0,―100 50 50 20 检查数量 范围 每10m 每管节 每10m 每接口每面 点数 1点 4点 1点 各1点 用钢尺量测 检查方法 1 2 3 4 管道高程 沉放后管节四角高差 管道水平轴线位置 接口连接的对接错口 用水准仪、经 纬仪、测深仪测 量或全站仪测量 钢管预拼装尺寸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长度 管口端面圆度 允许偏差(mm) ±3 检查数量 范围 每件 点数 2点 检查方法 D0/500,且≤5 每端面 1点 用钢尺量测 用焊缝量规测量 用拉线、吊线和钢尺量测 管口端面与管道轴线的垂直度 D0/500,且≤3 每端面 1点 侧弯曲矢高 跨中起拱度 对口错边 L/1500,且≤5 ±L/5000 每件 每件 每什 1点 1点 t/10,且≤2 3点 用焊缝量规、游标卡尺测量 注:L为管道长度(mm);t为管道壁厚(mm)。 桥管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顶面高程 1 支架 中心位置(轴向、横向) 水平度 2 3 4 5 管道水平轴线位置 管道中部垂直上拱矢高 支架地脚螺栓(锚栓)中心位移 活动支架的偏移量 工作圈数 6 弹簧支架 在自由状态下, 弹簧各圈节距 两端支承面与弹 簧轴线垂直度 7 支架处的管道顶部高程 允许偏差(mm) ±5 10 L/1500 10 10 5 符合设计要求 ≤半圈 ≤平均节距10% ≤自由高度10% ±10 每件 1点 每跨 检查数量 范围 点数 1点 检查方法 用水准仪测量 每件 各1点 用经纬仪测量,或挂中线用钢尺量测 2点 2点 用水准仪测量 用经纬仪测量 1点 用水准仪测量,或拉线和钢尺量测 用经纬仪测量,或挂中线用钢尺量测 用钢尺量测 观察检查 用钢尺量测 挂中线用钢尺量测 用水准仪测量 注;L为支架底座的边长(m)。 井室的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数量 范围 点数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 1 2 平面轴线位置(轴向、垂直轴向) 结构断面尺寸 长、宽 直径 农田或绿地 15 +10,0 ±20 +20 与道路规定一致 ±10 ±15 +10,―20 +20,―40 ±10 ±10 +10 每座 2 用钢尺量测、经纬仪测量 2 2 用钢尺量测 用钢尺量测 3 井室尺寸 4 井口高程 路面 开槽法 管道铺设 Di≤1000 Di>1000 Di<1500 Di≥1500 1 用水准仪测量 2 5 井底高程 不开槽法 管道铺设 6 踏步安装 水平及垂直间距、外露长度 7 8 脚窝 高、宽、深 流槽宽度 1 用尺量测偏差较大值 雨水口、支管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1 2 3 4 5 井框、井箅吻合 井口与路面高差 雨水口位置与道路边线平行 井内尺寸 井内支、连管管口底高度 允许偏差(mm) ≤10 ―5,0 ≤10 长、宽:+20,0 深:0,―20 0,―20 每座 1 用钢尺量测较大 值(高度、深度亦 可用水准仪测量) 检查数量 范围 点数 检查方法 管道支墩的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1 平面轴线位置(轴向、垂直轴向) 2 3

支撑面中心高程 结构断面尺寸(长、宽、厚) 允许偏差 检查数量 (mm) 范围 点数 15 ±15 +10,0 每座 3 2 检查方法 用钢尺量测或经纬仪测量 用水准仪测量 用钢尺量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