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物安全试试题库完整

来源:爱够旅游网
.

生物安全题 一、单选题 1

生物实验中的一次性手套及沾染EB致癌物质的物品,应〔 。 A 丢弃在普通垃圾箱内 B 统一收集和处理 C 随意放在实验室 D 立即烧毁 B 2

实验室常用于皮肤或普通实验器械的消毒液有〔 。 A 75%乙醇 B 福尔马林〔甲醛 C 来苏儿〔甲酚 D 漂白粉〔次氯酸钠 A 3

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等实验中,常见药品〔 是致癌物质?实验中不能让药品接触到皮肤上。 A 单体丙烯酰胺 B 甲叉双丙稀酰胺 C 溴化乙锭〔EB

1 / 24

.

D 十二烷基磺酸钠 C 4

实验室生物安全性问题不仅涉及到动物间疾病的传播,最主要还关系到什么? A 实验成败 B 实验室污染 C 人民身体健康 D 动物死亡 C 5

关于紫外线消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可以是固定式的,也可以是活动式的,但距离被照射物不超过1.2m为宜 B 紫外线消毒方便实用,但不能彻底灭菌,特别是对细菌的芽孢杀灭效果较差 C 紫外线对人体有伤害作用,不可直视,更不能在开着的紫外灯光下工作 D 紫外线可用于所有病原微生物的消毒 D 6

移液时,当有生物污染性物质溅出,为防止扩散应〔 。

A 立即用浸过消毒剂的布或纸处理,然后将被污染的物品进行高压消毒 B 立即用布或纸处理 C 立即采用高压消毒

D 立即用浸过消毒剂的布或纸处理

2 / 24

.

A 7

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什么场所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A 一级、二级实验室 B 三级实验室 C 四级实验室 D 五级实验室 A 8

在微生物实验中,一些污染或盛有有害细菌和病毒的器皿,可〔 。 A 不需要经消毒和高压灭菌处理后就再利用 B 不需要经消毒和高压灭菌处理后就直接弃掉 C 经消毒和高压灭菌处理后,再利用 D 集中存放待统一处理 C 9

在微生物实验中,一些不要的菌种等可〔 。 A 直接向下水管道倾倒

B 不需要经消毒和高压灭菌处理后,直接弃掉 C 经消毒和高压灭菌处理后,再弃掉 D 经紫外线照射后直接弃掉 C

3 / 24

.

10

如果在微生物实验中出现意外事故〔如菌种管打破等,应立即用什么来清洁桌面、洗手等,及时杀灭细菌和病毒,避免污染面扩大? A 用消毒剂〔84消毒剂 B 用普通自来水 C 用纯净水 D 乙醇 A 11

恒温培养箱的使用最高温度为〔 。 A 60℃ B 100℃ C 45℃ D 80℃ A 12

紫外线消毒方便实用,紫外灯可以是固定式,也可以是活动式的,但离被照射物不应超过多少距离? A 1.2m B 1.8 m C 2.2 m D 3.2m

4 / 24

.

A 13

在生物医学实验室中进行有害微生物和转基因操作,应使用〔 。 A 生物安全柜 B 净化工作台 C 普通实验台 D 通风柜 A 14

采用下列哪种方法对受污染的移液管消毒灭菌后,再用自来水冲洗及去离子水冲净? A 适宜的消毒剂中浸泡和高压灭菌锅中 B 高压消毒锅中 C 适宜的消毒剂中浸泡 D 肥皂水中浸泡 A 15

使用移液管时下列哪种操作是正确的? A 可以用移液管反复吸入和抽出传染性物质 B 一根移液管未经清洗,可吸取多种溶液 C 可以将任何传染性物质的液体吹入空气 D 用洗耳球吹吸移液管 D

5 / 24

.

16

关于使用高压灭菌器注意事项不正确是〔 。 A 注意防护,防止烫伤,待温度降下后再开盖 B 禁止器皿盖着盖子进行高压灭菌,易产生爆裂 C 定期检查排水桶、排水管 D 一次高压灭菌物品尽可能装满 D 17

使用高压灭菌器时,以下哪个要求是不必要的? A 灭菌器腔内装载要松散,以便蒸汽作用均匀 B 必须穿防护服和戴手套

C 灭菌器的排水过滤器应经常拆下清洗 D 待温度降至80°C以下时才能打开高压灭菌器 B 18

以下哪种不是生物医学类实验室中必备的消毒溶液? A 0.5%的次氯酸钠溶液 B 1.0%的来苏尔溶液 C 75%乙醇溶液及棉球 D 10%氨水 D 19

6 / 24

.

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玻璃器皿,应先放在什么设备中进行消毒灭菌? A 烘箱 B 高压灭菌锅 C 加热真空烘箱 D 微波炉 B 20

全自动高压灭菌器的使用哪项是正确的〔 。 A 同类物品装放一起 B 液体和固体物品分开存放

C 敷料与器械同时灭菌时,应将敷料放在下层

D 常用各种物品的灭菌时间为20-30 min〔110-121℃ B 21

一本实验原始记录本的封面被细菌污染,适宜的消毒方法是〔 。 A 干烤

B 高压蒸汽灭菌法 C 75%酒精浸泡 D 紫外线照射 D 22

生物安全柜操作时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放置要求不正确的是〔 。

7 / 24

.

A 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等必须放在安全柜内而不应放在安全柜之外 B 体积大的放在生物安全柜一侧即可

C 污染的吸管、容器等应先在放于安全柜中装有消毒液的容器中消毒1 h以上,方可处理 D 消毒后的废弃物方可转入医疗废物专用垃圾袋中进行高压灭菌等处理 B 23

下列不属于实验室一级防护屏障的是: A 生物安全柜 B 防护服 C 口罩 D 缓冲间 D 24

下列哪些措施不是减少气溶胶产生的有效方法:

A 规范操作 B 戴眼罩 C 加强人员培训 D 改进操作技术 B 25

运输高致病性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须有不少于2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下哪种运输方式目前是不允许的: A 城市铁路 B 飞机 C 专车 D 轮船 A 26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配备的设备是:

A 生物安全柜和培养箱 B 生物安全柜和水浴箱 C 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器 D 离心机和高压灭菌器

8 / 24

.

C 27

PCR实验室要求严格分区,一般分为以下四区:

A 主实验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 产物分析区 B 试剂准备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 、产物分析区 C 主实验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 试剂准备区 D 主实验区、试剂准备区、产物扩增区、 产物分析区 B 28

作为甲类传染病的霍乱进行大量活菌的实验操作应该在哪种级别的实验室 A BSL- 1 B BSL-2 C BSL-3 D BSL-4 B 29

避免感染性物质扩散实验操作的注意点是

A 微生物接种环直径应为2~3mm并且完全闭合,柄的长度不应超过6cm

B 应该使用密闭的微型电加热灭菌接种环,最好使用一次性的、无需灭菌的接种环 C 小心操作干燥的痰标本,以免产生气溶胶 D 以上都对 D

9 / 24

.

30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露时,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以下多少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的时间是

A 1小时 B 2小时内 C 3小时 D 4小时 B 31

生物安全柜在使用前需要检查正常指标,不包括 A 噪声 B 气流量

C 负压在正常范围 D风 A 32

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抗力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A 细菌芽孢、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孢子、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B 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C 细菌芽孢、分枝杆菌、真菌孢子、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D 真菌孢子、细菌芽孢、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B 33

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顺序是

10 / 24

.

A 外层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口罩帽子→内层手套 B 防护眼镜→外层手套→口罩帽子→防护服→内层手套 C 防护服→防护眼镜→口罩帽子→外层手套→内层手套 D 口罩帽子→外层手套→防护眼镜→内层手套→防护服 A 34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硬件设施方面必须具备的条件

A 送排风系统 B 三区两缓布局 C UPS电源 D 自动闭门系统 D 35

生物安全柜内少量洒溢,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属于

A 严重差错 B一般差错 C 一般实验室感染事故 D严重实验室感染事故 B 36

下列哪种不是实验室暴露的常见原因

A 因个人防护缺陷而吸入致病因子或含感染性生物因子的气溶胶 B 被污染的注射器或实验器皿、玻璃制品等锐器刺伤、扎伤、割伤 C 在生物安全柜内加样、移液等操作过程中,感染性材料洒溢

D 在离心感染性材料及致病因子过程中发生离心管破裂、致病因子外溢导致实验人员暴露 C 37

11 / 24

.

实验动物按对携带的微生物控制程度分成不同的等级,国际分级为 A.普通动物、悉生动物、无菌动物 B.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菌动物 C.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悉生动物 D.普通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 D 38

在参照国际标准的基础上,从我国实验动物实际情况出发常将实验动物分为以下几级 A.普通动物、悉生动物、无菌动物

B.普通动物、悉生动物、清洁动物、无菌动物 C.普通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

D.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 D 39

国内分级法与国际分级法相比,在普通动物与无特定病原体动物间增加了一类等级动物: A.悉生动物 B.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C.清洁级动物 D.无菌动物 C 40

以下不属于实验动物携带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体的是:

12 / 24

.

A.狂犬病毒 B.汉坦病毒

C.梅毒螺旋体 D.马尔堡病毒 C 41

结核分枝杆菌可以通过何种途径侵入易感机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损伤 D.以上说法都对 D 42

以下不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沙门菌是: A.鼠伤寒沙门菌 B.肠炎沙门菌

C.副伤寒沙门菌 D.猪霍乱沙门菌 C 43

深部真菌的易感动物有: A.人 B. 猫 C.猴 D.以上都对 D 44

以下可以引起实验动物携带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体的是: A.狂犬病毒 B.汉坦病毒 C.猴痘病毒 .以上都对

13 / 24

.

D 45

动物实验室的安全防护分几级?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D 46

在安全柜型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生物安全四级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实验动物应饲养在什么级别安全柜内?

A.一级生物安全柜 B.二级生物安全柜

C.三级生物安全柜 D.四级生物安全柜 C 47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规范涉及:

A.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B.实验动物的操作与处理内容 C.实验操作后的护理 D.以上都对 D 48

病原菌分离的培养物,何种结果需要121℃ 30分钟高压消毒?

A.阳性结果 B.阴性结果 C.以上两种均不需要 D.以上两种均需要

14 / 24

.

D 49

关于实验动物护理的基本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动物的饲养和使用应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和规定。 B.动物实验可以在实验室内任何的区域进行。

C.使用过程中要求保证周围环境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D.完善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或减轻因实验对动物造成的不适或痛苦。 B 50

高压蒸汽灭菌的纱布敷料、棉球打开未用完,最长保存期为: A.24小时 B.10小时 C.48小时 D.2小时 A 51

新洁尔灭是实验室常用消毒剂,其浓度为:

A.0.01% B.0.1% C.1% D.10% B 52

辐射灭菌法不包括:

A.紫外线 B.红外线 C.微波 D.燃烧 D 53

紫外线照射消毒时间一般为:

15 / 24

.

A.10min以上 B.20min以上 C.30min以上 D.15min以上 C 54

紫外线照射以多少纳米波长最为有效:

A.250-256nm B.200-300 nm C.260-280 nm D.260-266 nm D 55

有些不耐100℃的物质,用间歇灭菌:将物品先用___加热1h,然后置37℃保存24h〔或常温过夜,使其中残存的芽胞萌发成繁殖体,再用以上条件灭菌,如此反复三次或三次以上。 A.30 ~40℃ B.45~55℃ C.75~80℃ D.85~95℃ C 56

手术室、无菌室的空气消毒,常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来苏尔喷洒 B.高锰酸钾液喷洒 C.70%酒精喷洒 D.紫外线照射 D 57

常规微生物操作规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

B. 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C. 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不必进行灭菌 D. 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C

16 / 24

.

58

关于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责任,其中错误的是〔 。

A. 食品、饮料及类似物品只应在指定的区域中准备和食用 B.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

C. 禁止在工作区域内使用化妆品和处理隐性眼镜,长发应束在脑后,工作时若戴有戒指、耳环、手表、手镯、项链和其它珠宝应将其置于个人防护装备内

D.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免疫以预防其可能被所接触的生物因子感染,应按有关规定保存免疫纪录和免疫前血清 D 59

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的条件,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B. 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C. 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D. 具有疑似某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症患者整个临床病期均可采集样本 D

二、多选题 1

对人类而言,下列那种情况属于生物威胁的来源? A 各种致病微生物、转基因生物 B 外来生物入侵

C 工厂烟囱排放的空气污染 D 生物恐怖事件

17 / 24

.

ABD 2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 。 A 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

B 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规程 C 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 D 实验楼宇智能化系统 ABC 3

以下哪几项是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目的? A 保护试验者不受实验对象侵染

B 确保实验室其他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 C 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 D 保证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 ABC 4

以下关于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注意事项中,正确的是〔 。 A 必须使用生物安全柜等专用安全设备 B 工作人员在试验时应穿工作服,戴防护眼镜

C 工作人员手上只有在皮肤破损或皮疹时,才应戴手套 D 必须具备喷淋装置、洗眼器等应急防护设施 ABD

18 / 24

.

5

生物医学实验室中个人防护用品包括〔 。 A 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 B 防护镜 C 防护服 D 纸巾 ABC 6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 A 第一病原微生物 B 第二病原微生物 C 第三病原微生物 D 第四病原微生物 AB 7

一下哪些具有感染性:

A病人血液 B 病原体的培养物 C 动物尸体 D 废弃的疫苗 ABC 8

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应主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A 微生物的致病性 B 微生物的传播方式和宿主范围 C 当地所具备的有效防护措施 D 当地所具备的有效治疗措施

19 / 24

.

A B C D 9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门应该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标志,应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通用的生物危害性标志 B 传染因子 C 实验室负责人或其他人的姓名、电话 D 进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 A B C D 10

哪些人员应该接受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A 实验室管理人员 B 实验室清洁工 C 实验室修理工 D 邻近实验室工作人员. A B C 11

实验室负责人应该尽力培训档案,培训档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A 培训内容 B 培训时间 C 培训教师 D 考核结果 A B C D 12

以下哪项是我国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管理规定

A 《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B 《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C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D 《农业转基因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A B 13

哪些人可作为实验室活动的生物危害评估的评估人:

A 设施技术负责人 B 实验室主任 C 项目负责人 D 设施、机构安全委员会和生物安全

20 / 24

.

工作人员 A B C D 14

生物危害评估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

A 危害程度分类 B 背景资料 C 实验室活动及其危害性与预防措施 D 工作人员素质 A B C D 三、判断题 1

生物安全主要指在进行生物学研究和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当的防护设施、设备、防护原则及技术操作等以减少或消除有潜在危险性的因子暴露及意外释放,从而保证人类和环境的安全。 对 2

污染的〔感染的锋利物品,如注射针头、解剖刀片和碎玻璃;应当放置到不容易被刺破的带盖的容器中,把它们当作传染性物质处理。 对 3

一般实验室的环境设施条件,达不到动物实验室国家标准,不能作为动物实验的场地。 对 4

为了防止污染,有些实验需要戴一次性手套。所以在进入实验室就要戴手套,并一直戴着做所有事情。 错

21 / 24

.

5

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时,可用超净工作台替代生物安全柜。 错 6

无菌室使用前,将全部要接种的物品移入无菌室缓冲间,并用75%酒精棉球擦拭干净,最后将物品送入工作台上,开启紫外灯进行物品表面消毒灭菌30min左右。 对 7

实验室应时常监测生物安全柜以确保其性能符合相关要求。应保存检查记录和任何功能性测试结果,并在安全柜上标记检查证明。 对 8

每次微生物实验结束后,必须用普通自来水清洁实验桌面,并需彻底洗手等。 错 9

凡是《基因工程实验》操作所用的一切塑料器具〔eppendorf管、tip等,在使用前都应装入盒子和瓶子中灭菌,可以直接用手装盒或装瓶。 错 10

发酵实验期间,要保持室内地面、桌面、操作台及其各种物品和器具的清洁卫生,同时也要保持发酵罐体外及其管路的卫生,做到无灰尘、无污垢。 对

22 / 24

.

11

发酵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要注意水、电、汽〔气安全,厉行节约,严禁跑冒滴漏。要注意不要将酸碱等液体滴到仪器设备表面,避免造成仪器表面污染或腐蚀。 对 12

当冷冻离心机用完后,不要马上关闭离心机盖子,应敞开一段时间,待冷冻造成的霜自然晾干后,再关闭离心机盖子。 对 13

在需用橡胶或塑料手套的生化类实验中,不用经常检查手套有无破损。 错 14

每次微生物实验结束后,必须清洁消毒实验桌面,并需彻底洗手等。 对 15

在微生物实验中,一定要有\"有菌观念\"和\"无菌操作意识\操作中一定要按正确的程序严格无菌操作,一方面避免感染,另一方面加强自我防护。 对 16

当生物安全柜内发生少量感染性材料溢洒时,应用吸收纸巾立即处理,并立即用浸满消毒液的毛巾或纱布对生物安全柜及其内部的所以物品进行擦洗。工作面消毒后应更换手套,不论是摘下手套还是更换手套都要洗手。

23 / 24

.

对 17

高压灭菌锅灭菌时,待灭菌的物品可与含有腐蚀性抑制剂或化学试剂的物质放在一起灭菌。 错

24 / 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