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 第17卷第2期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0URNAL OF SHANXI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 Jun.2009 Vo1.17 No.2 乡镇产业创新: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新选择 口王勇剑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城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县 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解 决三农问题的迫切要求。本文立足县域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这条主线,以浙江省宁海县为 例。在对其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以便促进县域 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创新;主导产业;产业布局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01(2009)02—0039—03 1 引言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 县域主导产业通常是指那些在县域产业体系中 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代表着该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 方向或趋势,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 的产业或产业部门。主导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 增长产生扩散作用,将自己的优势辐射到其产业链 上相关的产业中去,形成区域综合竞争力,进而带动 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能否正确地选择县域 的主导产业,合理地确定其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不 仅关系到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更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 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20年中,我们要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我国 目前城乡发展差距、农民阶层与其他社会阶层的生 活水平差距等却呈现扩大的趋势,要解决这个难点 问题,主要在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乡镇经济是县 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县域经济实 力、增加农民收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 义。从近年来百强县排名中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尤其 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一个地方的省域经济 ・关系到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位于浙东沿海东部的宁海县作为我国百强县之 一强往往就是强在县域经济上,而县域经济强又往往 正是强在具有特色的乡镇经济上。 本文在立足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以 全国百强县排名6O多位的浙江省宁海县为例,提出 了乡镇产业创新这一新的路径选择以有效地促进县 ,其排名正在逐年上升中,这不仅得益于政府的宏 观调控,也得益于县域内全体人民的艰苦创业与积 极创新,同时也得益于县域内主导产业的正确选择 和发展壮大。 宁海县通过政策引导和环境营造促进了主导产 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业的升级和演替,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主导产业的培 育阶段,这大大地加快了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该 县的主导产业处于产业成长后期,企业相对来说较 县域经济指行政区划中的县级地域(空间),它 是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有各种经济成分参与 的一种区域经济。在我国,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 基层环节,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集中区。统筹 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城乡联运网络,壮大县域经济, 收稿日期:2009—01—23 注重基于市场变化的资源配置和产品开发,政府也 更加注重政策引导和规范服务。在县域内主导产业 中的龙头企业正在不断地推动企业创新,带动产业 作者简介:王勇剑(1982一),男,浙江宁波人,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问题研究。 39 升级,有些龙头企业也在跨县域建立生产基地,通过 合作经营消除本地要素价格较高和市场饱和对产业 升级的制约。县域内三次产业的结构不断升级优 此,宁海县域的经济发展也需要建立在原有的产业 布局、主导产业选择和自然地理历史现状基础上,因 地制宜地发展经济,这样才能尽早让全县走向更高 水平的现代化。 3 以中心镇为中心的产业布局与创新 化,使得农、工、商、旅等产业得到协调快速发展。 宁海农业资源丰富,山有竹木茶桑果之盛,海有 鱼虾蟹贝藻之丰,誉称浙东鱼米之乡,是国家级及省 级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该县2007年全县实现农林 牧渔业总产值29.8亿元,比上年增长5.2%。土地 流转加快,全县建成近15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其 宁海县域的地理形状类似“L”字母,最上面是 西店镇,最右边是靠近东海的长街镇,而中心的折点 就是跃龙街道,即县中心。长街镇东北角毗邻渔业 经济发达,且素有“海鲜王国”之誉的同属宁波市管 中浙江东海岸10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被列为国家 级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三门湾百里生态型海水养 殖带和万亩高山蔬菜基地建设扎实推进。 工业经济是宁海的主导经济和强县经济。2007 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38家,年销售额超亿元 企业达47家。形成了以文具、模具、灯具、汽车配件 这四大行业为主打的特色块状经济,2007年创产值 173.2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63.8亿元,利税15.2 亿元。在特色行业中,宁海模具制造业在国内外享 有较高知名度,被授予“中国模具生产基地”、“中国 模具产业基地”的称号,宁海模具城被授予“中国 (宁海)模具城”的称号。文具行业是宁海工业经济 的优势产业之一,有着“中国文具生产基地”、“浙江 省文具商标品牌基地”称号。汽车配件是宁海的朝 阳产业,已基本形成行业发展的龙头产业群,宁海也 被誉为“华东汽配生产基地”。宁海县灯具行业发 展历史悠久,目前形成了以手电筒、压铸类灯具、太 阳能灯具三个大类为主的灯具产业。 宁海的第三产业也蓬勃发展。2007年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3.65亿元,增长16.6%。建成 南苑温泉山庄、“十里红妆”民俗馆、伍山石窟、梁皇 山旅游区等项目,2007年全县实现旅游收入l2.56 亿元,增长42%。 在这三大产业中,农业主要集中在宁海东部,以 长街镇和力洋镇为中心,工业主要集中在宁海县城 北至西店镇的高速路带,以梅林街道和西店镇为中 心,而第三产业中的商业主要集中于县政府所在地 的跃龙街道,宁海县的旅游资源则主要以自然资源 为主,因此也较分散。2006年公布的“十一五”期间 浙江省省级中心镇名单中,宁海县的长街镇和西店 镇被选中。 一个县域的可持续与和谐发展肯定是需要建立 在历史、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等基础之上的,同时也 需要结合科学的宏观调控,只有这样,县域的成长才 能符合科学发展观,也才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因 40 辖的象山县石浦镇,该镇拥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海 洋文化旅游项目——中国渔村,长街镇东南角即是 三门湾。西店镇则北连宁波市管辖的全国五十强县 奉化市,同三高速横穿该镇中心。 现有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为县域内的产业发 展和创新提供了基础,因此县域内的三大产业布局应 该是工业以西店镇为中心,农业以长街镇为中心,第 三产业以跃龙街道为中心,以该“三点带线”,“三点 带面”形式发展全县,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城乡差距。 宁海县域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要建 立在以这三个乡镇为中心的产业创新,不仅要有农 业创新,还要有工业创新和第三产业创新。创新是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原动力,它不仅包括知 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还包括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 诸多方面的内容。农业创新要既能体现当地农业的 综合优势,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空间范围内的最优 配置,把可利用的条件和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又 能充分挖掘县域经济的潜力。工业创新通常是指在 区域工业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工业技术创新能 力,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将工业创新设想转化为新产 品、新工艺和新服务。宁海县的第三产业创新要集 中在旅游资源的创新与开发上,要把对自身所持有 的旅游资源要素,充分加以挖掘利甩,如特殊的自然 资源、人文资源,或是其他传统资源。这些资源与一 定的资金和劳动力以及创造力投入相结合,通过市 场配置将能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农业产业布局中,宁海要立足东面的长街,要支 持和引导农业创新,建立东部沿海现代农业区域,实 行农业产业化,发展滨海渔业。根据规划长街镇和 象山县的石浦镇要建立大桥,同时有一条中国沿海 高速经过石浦镇和长街镇,这有利于长街镇与石浦 镇在滨海渔业方面提高合作水平与层次,同时也有 利于长街镇的农产品和海鲜产品以尽快的速度销往 沪杭甬等大城市。这就需要优化区域布局,建立规 模化生产基地。首先,要鼓励和引导合适的农田流 转,实现农业种植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 其次,要抓好商品化管理,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 大力发展外向型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促进本区域农 势,坚持以乡镇为中心的产业布局和创新,才能更好 地统筹城乡的经济发展,更好地构建城乡的联运网 络,壮大县域经济,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 距,消除二元经济结构,达到全民共同富裕。 按照著名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的“要素价格均衡 业产业升级与功能转化,重点发展订单蔬菜、瓜果、 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休闲观光 等产业。 工业产业布局中,要积极发展特色循环工业。 优化工业产业布局,建立以西店镇为主的同三线工 业产业带。将其他乡镇上的企业牵往位于宁海北面 的经济开发区,以便提高规模化经营与管理。重点 发展模具、文具、汽车配件、灯具等特色优势行业,做 大做强行业龙头,加速形成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 度和影响力的生产基地和产业集群。 在第三产业布局中,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以跃龙街道为中心,积极打造生态休闲旅游、现 代商贸、现代物流“三大中心”。充分发挥生态旅游 资源丰富的优势,有序开发建设宁海温泉、东海云顶 等旅游景点,加快开发宁海湾旅游度假区和宁海工 农业休闲观光游等旅游项目,努力建成长三角地区 著名的生态休闲旅游中心。经营和运营好“徐霞客 开游节”和“潘天寿画展”这两张文化名片。积极推 进以跃龙街道为中心的商贸商务功能区建设,优化 功能布局,促进商贸业转型升级。以甬台温铁路宁 海段建设为契机,发挥交通、港口和产业的比较优 势,推进磨盘山、圆山等码头建设,不断完善综合运 输网络。加快宁海物流园区建设,引进一批具有一 定规模、核心业务能力较强的物流主体,着力打造宁 波南部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宁海县只有充分合理地发展各乡镇的现有优 理论”,在没有交易成本的前提下,要素禀赋结构不 同,比较优势有异的地区,如果能够按照比较优势来 决定产业结构,然后通过统一的产品市场,进行地区 间的串换,那么各个地区间劳动者的收入就会随着 经济发展而趋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就会成为另 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为了避免各乡镇功 能趋同,盲目竞争,相互制约,应该在县域内进行统 筹规划,合理布局,将乡镇划分成不同的发展类型。 每个乡之间总有区别,根据各自的历史,区位条件和 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可分别划分为以工业型为主的 乡镇,以旅游开发型为主的乡镇,以农业产业化型为 主的乡镇,以商贸零售型为主的乡镇等。这样,既避 免了乡镇之间的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又能优势互 补,达到共同繁荣。因此,在优化县域产业结构,提 升县域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水平的过程中,应 牢牢抓住乡镇产业创新这个中间环节。 参考文献: [1] 季建业,洪锦华,陈明.产业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模 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郭翔字.城乡统筹与县城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农 业出版社.2004. [3] 张敏,卢凤君,刘晓峰.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 [J].商场现代化,2007,2. [责任编辑:杜志平]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