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个人管理制度

来源:爱够旅游网

  1目的

  本程序将建立个人防护用品有效管理方法,通过实施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采购、发放、使用、保管、检查、维护保养及废弃更新等管理工作,使员工在工作中免遭伤害。

  2使用范围

  适用于众诚连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各单位,以及为其提供服务的承包商。

  3应用领域

  应用于众诚连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里所有需要个人防护用品的员工。

  4应用标准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1号令)、《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

  5术语和定义

  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lprotectiveequipment,简称ppe):

  主要用于保护雇员免受由于接触化学辐射、电动设备、人力设备、机械设备或在一些危险工作场所而引起的工伤或疾病。

  6职责

  6.1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组织本程序的编制与修定,并负责本程序执行情况的跟踪和程序的更新。

  6.2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提供个人防护用品的规范要求,并组织各部门对个人防护用品管理状态进行审核,保证所有的个人防护用品达到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6.3供应公司应按照《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和国家颁布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及有关规定负责采购劳动防护用品。

  6.4供应公司向安全质量环保部提供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劳动防护安全标志、产品材料说明及检测等书面文件,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符合要求,并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参见附录1)

  6.5人力资源部负责岗位、工种作业人员数量组织本程序的培训,直线组织负责实施本程序的受众培训。

  6.6特殊防护用品的配备依据生产实际由属地单位提出,安全质量环保部审核、由主管经理审批。

  7管理要求

  7.1原则

  1.公司应首先采用工程控制的措施来消除或尽量减低工艺上的危害因素。

  2.员工在工作中不应只依赖个人防护用品防止危害,应采用安全的工作方法(操作规程、工作安全分析、作业许可等安全管理工具),事先消除安全隐患,避免自己和周围的人员受到伤害。

  3.员工在每次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前要进行完好性检查,有缺陷或破损的个人防护用品不得使用。

  4.个人防护用品不能用于非工作目的的使用。

  7.2个人防护用品的分类

  1.个人保管的个人防护用品

  由个人进行保管、使用和维护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眼镜、耳塞、防毒面罩、线、帆布、皮手套、工作服、防化围裙、防化袖套、安全鞋等。

  2.非个人保管的个人防护用品

  除个人保管之外的劳动防护用品。非个人保管的个人防护用品由各部门主管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例如:防化用品、手套(乳胶,耐高压)、防酸碱手套、全罩眼镜、过滤式空气呼吸器、正压式呼吸器、防化服装、救生索、拦绳、消防服、面罩、阻燃工服、安全腰带、各类安全检测仪器等。

  其中特种劳防用品参照附件2。

  7.3个人防护用品选择的基本方法

  依据以下因素来选择个人防护用品。

  危险物质的性质:气体、蒸气、液体。

  接触后的严重性:急性、慢性影响。

  接触的频率和时间:多少次,持续多久。

  接触危险时的工作性质。

  环境条件。

  采用它所带来的保护程度。

  使用的容易度。

  佩戴是否合体舒适。

  设备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是否容易采用,是否需要辅助设备

  是否可多次使用或者有多次使用的部件

  成本效益。

  7.4主要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要求

  7.4.1头部保护

  1.适用场合

  1)所有人员进入生产区时。

  2)可能有坠落的物体或撞击带来伤害的工作场所,如高空作业、脚手架上的工作、上方有人操作的场合。

  3)在头顶上方空间不足可能造成头部伤害的区域。

  2.检查与保养

  1)安全帽的所有部件,包括外壳、内衬、吸汗带及所有零配件都应每日对其完好性进行目测检查,如是否有缺损,破裂,穿透,或其它由于外来冲撞或使用不当导致的破坏等。

  2)安全帽不可放置在温度过高或过低、过强紫外线、溶剂或腐蚀性液体的环境中。

  3)不得自行改装安全帽。

  7.4.2眼与面部保护

  1.适用场合

  涉及有物体撞击、腐蚀性或热烫液体溅泼危险等作业环境。

  2.保护眼部的个人防护用品

  带侧翼的安全眼镜、全覆盖的眼罩、面罩、防酸头罩、焊接护目罩等,应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用。

  1)安全眼镜

  除特别规定外,凡在生产车间、维修车间、实验室、货仓、建筑工地及正在进行工作和有可能伤害眼的其他区域必须配戴带侧翼的安全眼镜。

  2)面罩和眼罩

  当从事磨、削或处理热液体,或有泼溅危险存在时,应配戴面罩或全覆盖眼罩。当焊接时,应配戴焊接护目镜或焊接用头盔或焊接面罩。

  3.检查与保养

  1)目视是否有破损。

  2)个人应负责妥善保管护目镜,防止护目镜摩擦、挤压、变形。

  7.4.3足部保护

  1.适用场合

  1)进入工作岗位必须穿公司统一发放的安全鞋。

  2)在进行可能接触到电流通过的'工作时要穿绝缘安全鞋。

  2.检查与保养

  目视是否有破损

  7.4.4呼吸保护用具

  1.适用场合

  从事的活动或所在区域有潜在的呼吸系统职业危害,如:粉尘、有害气体、有机溶剂存在时。

  2.检查与保养

  1)车间应保证呼吸保护用具适合工作环境,员工选择大小合适的呼吸器,每次使用前检查有无破损及是否过期。

  2)呼吸保护用具的清洁、维护:

  呼吸保护用具使用后,员工应清洁与皮肤接触的部件,确保过滤、密封部件的清洁。不用时要用专用的塑料保护袋包好,扎紧袋口以免过滤器失效,存放在指定的柜子里。

  3)呼吸保护用具密合性测试:

  佩戴呼吸保护用具的员工每年进行一次密合性测试,确定员工的呼吸保护用具的尺寸适合。

  4)呼吸保护用具佩戴者身体检查:

  员工在上岗前和以后每年的体检中检查肺功能和呼吸系统,以确认其是否适合佩戴呼吸保护用具。

  5)呼吸保护用具佩戴的培训:

  新员工上岗前或老员工每年进行有关呼吸保护用具的种类、保护原理、选择、使用前检查、使用方法、维护和其他有关事项的培训。车间保存培训记录。

  具体规定参见“呼吸保护用具管理办法”。

  7.4.5听力保护

  1.适用场合

  噪音水平超过85分贝的工作区域。

  2.检查及保养

  佩戴后听到声音的响度以及外观的完整性。

  7.4.6手和臂部保护

  1.适用场合

  1)所有手工操作都必须戴手套,除非戴手套带来安全上的危险或不能完成任务(如:车床加工、操作转动设备等);

  2)某些操作可能引起手部受伤,需要选择合适的劳保手套,如割伤、划伤、磨破、烫伤及由皮肤接触化学品而引起的皮肤病或伤害;

  3)进行一般的操作,如:搬弄有伤手危险的物件、使用手工工具、使用便携式工具、离锐边较近工作时,均需戴耐磨损手套;

  4)工作中如可能接触高温表面或物料,具烫伤危险,则必须配戴相应耐热等级的防烫手套以保护手和臂部;

  5)若工作中切割受伤可能性大,如清洁刀具、工件中有锐利边缘等情形,应戴防切割手套;

  6)在某些情况下,无法使用手套或使用手套不安全,则车间的操作规程应对手的保护加以说明。

  2.检查及保养

  使用前后检查外观的完整性,必要时进行检测以确定防护程度。

  7.4.7身体保护

  1.适用场合

  1)在存在跌落危险的2米以上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全身防护型安全带。

  2)接触化学品的操作根据化学品的危害性配有相应的工作服,如化学防护服,耐酸围裙等。

  3)在有化学品闪爆的区域,所有进入的人员都需要穿戴阻燃防护服。

  2.检查及保养

  目视及拉伸测试,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服装,根据供应商建议的频率和程序进行检查和保养。

  3.化学防护的参考文件

  化学防护技术复杂,在选择适当的保护用品时应参阅车间操作规程及物料安全数据说明书(msds)。另有软件在线提供防护面料抵抗化学品渗透的信息和供应商产品信息。

  8复核、偏离、培训和沟通

  8.1复核、更新与记录

  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保留本程序各版本的留存记录和修改明细。本程序应定期评审,必要时修定,最低频次自上一次发布之日起不超过2年。

  8.2偏离管理

  对本程序的偏离必须经安全质量环保部授权。偏离必须文件化,内容必须包括支持偏离决定的相关事实。偏离授权必须每年定期更新一次。

  8.3培训和沟通

  各属地负责对有关员工进行本程序的培训,培训频率为每年一次,保存培训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