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选聘高校生到村任职工作会议讲话

来源:爱够旅游网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隆重欢送20xx年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首先,我受侯部长的委托并代表省委组织部向大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你们有志投身农村锻炼成长致以良好的祝愿!

  刚才,武威、白银市委组织部介绍了发挥选聘大学生作用的经验,李海翔、梁艳两名同志代表20xx年选聘大学生介绍了一年来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杨旭辉同志代表今年新选聘的大学生作了表态发言,大家讲得都很好。

  大家知道,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曾作出批示:“此事具有长远战略意义”。、李源潮同志多次指示,要求切实关心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两位中央领导在甘肃考察工作时,亲切看望和接见了大学生“村官”代表。应当看到,近两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省委、组织部长侯长安同志亲自写信,勉励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建功立业。今年7月在天水调研时,专门与大学生“村官”座谈交流,鼓励大家为新农村建设贡献青春和智慧。其他部领导也经常看望和关心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和生活。今年4月以来,按照中央组织部的安排部署,通过制定方案、宣传发动、组织报名、资格审查、组织考试、核实信息等程序,我们为村级组织又选拔了543名优秀大学生。在同志们即将奔赴农村任职之际,我讲三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重大意义

  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力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这一进程中,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迫切需要大批人才作保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眼界宽、信息灵的优势,帮助群众掌握致富信息、拓宽致富渠道;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掌握一定科技知识、与高等院校具有天然联系的优势,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服务;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意识较强、文化素质较高的优势,通过创业发展,带动更多群众走上致富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我省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总体状况是好的,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充实年轻力量,使大学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和农民发展经济的带头人;有利于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知识和年龄结构,为基层干部队伍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有利于增强村级班子的创造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坚强领导力量。

  第三,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锻造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我们党一贯注重在工农群众中培养锻炼干部,推动青年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成长道路,在革命和建设第一线成长了大批优秀领导人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政干部的来源结构尽管发生了较大变化,但真正从农村生产一线成长的干部仍然较少。通过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可以改变党政人才的成长模式,优化干部来源结构,把党政人才的培养链深深扎根于基层人民群众之中,扎根于农民这个最大的社会群体之中,从而保证党的干部始终与人民群众心相连、情相通,永葆党的政治本色。

  第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更好地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大家知道,我国是农业大国,我省是农业大省,不了解农业、农村、农民,就不能深刻了解国情、省情。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就是要突破传统就业思想,引导大学生确立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的观念,在农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抱负、建功立业;就是让大学生在条件艰苦的广大农村了解情况、磨炼意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能力、增强本领,成为国家改革和建设的栋梁人才。

  二、明确到村任职的目标和要求,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

  这次选聘的高校毕业生,主要是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村级团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同志们到村后,要努力学习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尽快熟悉农村基本情况,在乡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扎扎实实搞好工作。这里,我给大家提四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努力在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上见成效。应当说,村级组织建强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就有了“主心骨”。选聘大学生要发挥文化程度高和知识面宽的优势,经常为党员、干部以及农民群众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和新农村建设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提高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作用,经常组织党员、干部以及农民群众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提高勤劳致富的本领。发挥当代在大学生思想解放、视野开阔的优势,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协助村级组织确定工作目标,拓宽工作思路,完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发挥大学生创造性强的优势,帮助村“两委”班子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实现村级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二,努力在服务农民群众上见成效。服务农民是开展选聘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检验选聘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选聘大学生要紧紧围绕发展生产、促进增收这个要求开展工作。作为大学生“村官”,要立足本村实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传递信息上下功夫,及时研究和掌握农业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实际需要,向农民提供生产信息和市场信息,帮助农民搞好农业生产。要在组织农民群众学习和运用农业实用技术上下功夫,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生产力水平,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同时,要在帮助农民找市场上下功夫,及时了解市场行情,积极寻找农产品销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大力支持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积极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信息和产后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产业化水平。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第三,努力在促进农村和谐上见成效。当前,我们要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要积极拓宽党内基层民主的渠道,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继续完善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党员议事制度,不断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要积极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开展创建文明户、文明村、和谐家庭、和谐村组活动,引导农民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增强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节俭意识。要积极拓宽农民群众反映合理诉求的渠道,及时排查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采取多种形式,关心农村弱势群体,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第四,努力在磨砺意志、锻炼成长上见成效。作为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一定要充分认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绝不能辜负党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要把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作为锻炼成才的大舞台,努力磨砺品德意志、增进群众感情、提高综合素质。重点要增强五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增强学习宣传的能力。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学习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自觉把党的基本理论与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深刻领会的基础上,积极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做好宣讲工作。二是要增强合作共事的能力。选聘大学生下去后,主要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顾名思义,助理就是协助书记或主任处理好工作。当好助理,首先就要尊重他们,遇事多汇报、多沟通、多商量,让他们能够愉快地接受自己;同时在工作当中要支持他们,多出主意,多干事情,形成齐心协力、合作共事的良好局面。三是要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作为到基层任职的选聘大学生,一定要做群众的“贴心人”,把群众是否拥护、赞成、答应、满意作为想问题和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尊重群众的意见,多办对群众有好处的实事、大事。四是要增强勇于实践的能力。选聘大学生初来乍到,要取得群众信任需要一个过程;农村基础条件差,要办成一件事,同样也需要一个过程。解决好这些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要把坚持美好的追求与脚踏实地的工作结合起来,从调查研究做起,打好工作基础;从点滴小事做起,始终做到事不嫌小、事不厌烦;从攻坚克难做起,挫折不悲观,困难不言弃,要坚定自己的选择,通过坚韧不拔的工作,去赢得群众的信任。五是要增强廉洁自律的能力。选聘大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虽然有各级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但人生的道路最终要靠自己去走好。因此,同志们既要谦虚谨慎,遵守规矩,又要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既要入乡随俗,当好“村民”,又要能善其身,引领先进;既要与村民打成一片,处理好各方关系,又要规范言行,洁身自爱,讲文明、树新风,为培养新型农民作示范,做一个让基层欢迎、群众认可、组织放心的好“村官”。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政治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各界也高度关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一定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切实加强组织管理和跟踪服务,为他们干事创业提供舞台、创造条件,确保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第一,加强培训,按时上岗。今天的大会之后,各市州要尽快组织选聘大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重点培训农村政策、农业科技和农村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培训期间,市州委组织部要安排今年选聘的大学生进行体检和签约工作,对没有按时报到或培训期间退出选聘的,要及时报告省委组织部。培训结束后,市州委组织部要协调县区委组织部于8月底前将选聘大学生分配到村工作。

  第二,加强管理,发挥作用。最近,省委、组织部长侯长安同志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对大学生‘村官’,既要注意制度的健全完善,还要十分重视推动落实。对他们的日常管理、培训、发挥作用等问题,每年要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具体详细的计划进行推进。”各市州委组织部要按照侯部长批示精神和省上的管理办法,认真落实选聘大学生目标管理制度、实绩报告制度、定期交流汇报制度、请销假等制度,做好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切实管好大学生“村官”这支队伍,使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加强领导,落实政策。市县组织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督促落实大学生“村官”应享有的各项政策和保障待遇,尤其是工作、生活补贴要及时足额到位,年底前各市州要将选聘到村任职大学生各项待遇的落实情况上报省委组织部。乡镇党委、政府要妥善安排好他们的食宿和日常生活,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在大学生“村官”遇到困难的时候,村里、乡镇、县市区委组织部门要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同志们,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一件事关全局、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大事。各级组织部门一定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选聘工作的健康顺利进行。同时,希望选聘大学生能够把理想付诸于行动,积极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党的事业最需要的地方去,勤奋工作、锻炼成长,为农村改革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