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敬爱的老师们。
乙:亲爱的同学们。
甲乙合:大家中午好!今天的小百花广播由我们来主持。
甲:我是主持人 。
乙:我是主持人。
甲:李曙恒你知道三月份有哪些节日吗?
乙:有国际海豹日、全国爱耳日、周恩来诞辰纪念日、“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国际妇女节、保护母亲河、中国植树节......
甲:停。看来你知道的还真不少啊!
乙:那当然了!
甲:那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乙:知道啊,三月八日嘛,国际妇女节!
甲:说对了!同学们,今天就是三八妇女节,首先让我们向全体的女老师们送上节日的祝贺,祝你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乙:同学们,你们知道妇女节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把她定在3月8日这一天吗?我来告诉你们。1920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市的女工为了反对资产阶级压迫、剥削、和歧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大罢工和示威游行。这一斗争得到了美国广大劳动妇女的支持和热烈响应。1920年,一些国家的先进妇女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大会根据主持会议的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蔡特金的建议,为了加强世界劳动妇女的团结和支持妇女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从此“三八”节就成为全世界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争取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妇女解放而斗争的伟大节日。
甲:说起妇女节啊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我们亲爱的妈妈。平时妈妈总是不辞辛苦、默默地为我们付出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爱永远是个温暖的话题。
乙:是啊,母爱,是送给婴儿甜甜的吻、是清晨路上的几句叮咛、是眼角两旁的一条皱纹、是秋风吹散的一缕白发。
甲: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成长的路上,你们接受了太多的关爱,作为孩子,你们想过如何爱妈妈吗?当你们接受着无私的关爱时你曾为她做过些什么?
乙:三八国际妇女节,你们是否也想借此机会向妈妈做点什么呢?其实,即使是你做的只是一件小事或有一点小进步都将是妈妈们最喜爱的礼物。我们这里有几个“感恩方案”可以供队员们参考,当然,你也可以根据情况自己设计有真情、真意、感人或有创意的实施方案。
甲:了解妈妈对我的爱。问问妈妈,自己是怎样降临到这世界上的,妈妈在怀着我的时候“我”有没有“调皮”;回忆妈妈做出的最让自己感动的事情。
乙:了解妈妈的艰辛。听妈妈讲我成长的故事;听妈妈讲她的工作、她的故事。
甲:我对妈妈的爱。想想我对妈妈做过些什么?想想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够,以后有什么打算?
乙:真情回馈、温情行动。亲爱的妈妈,平时您做家务挺累的,今天好好休息休息一下,让我为您分担一点家务吧;
甲:可敬的母亲,您上班辛苦了!让我为您洗洗脚,为您洗去一身的疲惫吧!给妈妈做一张画着自己小手的贺卡,悄悄地放在妈妈的枕头底下。
乙:妈妈,这是我用真情酿成的美文,您感受到其中的甜蜜了吗?
甲:今天让我给你们做一顿好吃的饭菜、洗一天衣服吧!
乙:告诉妈妈你很爱她,你懂得她的爱更会经常用行动回报她的爱。
甲: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好好地赞美一下生我们、养我们的妈妈。下面请欣赏四(3)班姚宇星和张诗宜的佳作《感恩家书》。
(播报《感恩家书》)
甲:两篇《感恩家书》使我感触很深,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可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不懂得去爱别人,从未去体会一下父母、老师的良苦用心。为此我建议大家,让我们一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学会如何去爱别人,去回报妈妈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吧。
乙:三八妇女节这天,你用真情、用行动在回报母亲,但真正的关爱并不只一天、一件事,而是每天坚持不懈地去做。让我们在接受爱的同时学会关爱,学会付出、学会回报,懂得孝敬、懂得体谅妈妈的良苦用心,更懂得珍惜这难得的真情!下面为大家献上一首歌《妈妈的吻》。
(播放《妈妈的吻》)
甲:一首动听的《妈妈的吻》满载一位母亲对儿女浓浓的爱,下面我们要讲的是一个故事,题目是《爱,藏起一半》
乙:大岛先生有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那就是:爱,藏起一半。大岛先生有一辆漂亮的丰田小汽车,每逢节假日常常带上全家人外出游玩。可是,大岛每天上班总是一个人驾车独往,绝不让10岁的儿子顺道搭车上学。一天,儿子的气管炎又犯了,走路也有点困难,他央求爸爸送他一程,"不行!"大岛斩钉截铁地回答,儿子只好背着大书包沿着大街慢慢地向学校走去。当他艰难地在十字路口,正欲走上高高的天桥时,突然发现爸爸正站在天桥底下等着他。大岛见了儿子什么也没说,只是掏出手帕擦去儿子的泪痕,然后一手拉着儿子,一手提着儿子的大书包缓缓地跨上一级级台阶。"孩子,不要怪爸爸,你现在是学生;不能坐车上学,将来你长大有出息了,一定能买辆比爸爸这辆更好的轿车。"大岛的眼圈有些发红。
甲:大岛先生这种特殊的育儿方式,不是丢失另一半爱,而是爱得更深沉、更科学,这才是父母应有的真正的爱。
乙:韩非云:慈母有败子。意即做母亲的过分慈爱,子女不会成器。诚然,疼爱自己的子女是父母的"天性",也是应尽的责任,但得有个"度"。眼下,生活水平提高了,给孩子吃穿讲究一点,也在情理之中,但切不可好过了头。现在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爱得太过火,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说,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无论是否合理,一律应允。有的甚至上学送,放学接,晚上挑灯伴读到深夜。
甲:一次山东某小学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前,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展了"负重感母恩"的活动,但有的家长却悄悄地给孩子的负重包里装入了海绵,令人啼笑皆非。其实,过分溺爱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然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家长却能自觉地进行"富门寒教"。在美国,家长让孩子们从小"自找苦吃",学会独立生存的能力;在瑞士,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十六七岁的姑娘初中一毕业就给人家当佣人;在德国,法律规定孩子到14岁在家里要承担一些义务。古人云:"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为了培养聪慧、勤勉、坚强的下一代,我们不妨学学大岛先生,尽可藏起一半爱。
乙:今天的小百花广播到此结束,谢谢收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