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
(李涵云)
情到深处引人愁,痴迷不痴独自忧。
痴月
月光如水,撒在窗前的台子上,給石头砌的台子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银光。古来文人雅士们都热衷在这如水月下,斟一杯美酒,对月表达自己的情怀。
“无言独下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代国君李煜 ,都说他是昏君,整天不理国事,纵乐于美女、美酒、美景之中,可有谁懂他的寂寞?在黄金万丈光芒之中,他却在内心深处希望着有一天脱去皇帝的锦袍,做回一个普通人,牵着自己心爱的子女,在西楼上,赏月,暖了这萧瑟的清秋。
痴愁
在万家欢乐,但唯你独身一人时,你是否也曾愤慨过“明月当空引人愁,万家欢乐惟我忧”?
愁,愁,愁!愁己,愁家,愁国,古代诗词中有多少面容悲寥、愁苦的感怀之士,挥笔一气呵成脍炙人口名篇?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为何愁?双眉紧锁,自己满腔才华,但怀才不遇,功业无成,愁,哪能不愁!极度的人生苦闷难以解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所以,即使是李白,怕也要以醉卧于一叶扁舟来缓解如云环绕在心头的“愁”。
痴醉
诗是离不开酒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没了酒哪来得这豪放的诗句?醉既是一种解脱,一种宣泄内心的方式,不醉,真心该如何表露?
“ 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傲霜,又何妨?”既有美酒痛饮酣畅,何必顾忌两鬓添霜。纵情放笔,浑酒自如,如果没了就酒的助兴,苏轼还能这么畅快淋漓?他是真醉,还是痴醉?
痴者,甚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