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构建家校合作的育人体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进一步加强我校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家长学校是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有效的组织形式和重要途径,旨在向学生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推广家长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x和质量。
二、桐柏高级中学家长学校章程
(一)性质和宗旨
为真正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落到实处,特成立桐柏高级中学家长学校,隶属学校校务委员会管理。它以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教育子女水x为目标载体,以家长业余学习为主要形式。家长学校的宗旨是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改革发展趋势,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及各项规章制度;讲授中学生生理、心理知识,探讨家庭教育的正确方法,提高我校家长的整体素质和教育子女的整体水x;使家长掌握教育科学知识,树立新颖的“教学观念”,为学校培养学生提供优质的家庭教育环境;交流家庭教育成功经验,从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为探索家长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二)主要任务
1、向家长宣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党和国家关于家庭教育的方针政策,上级有关部门对家教工作的法规和指示。
2、向家长宣讲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教学计划。使家长有针对性地配合学校共同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指导家长提高自身素质,用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言行,为孩子做表率。引导家长重视家庭美德修养,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4、根据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国家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要求,系统地向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理论和方法。
5、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使家长不仅重视子女的智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子女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思想品德培养和身心发育,劳动教育和现代观念教育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三)组织管理
1、家长学校设立家长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家长代表6至9人组成,根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要适当分工。
2、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会议不少于二次,学习有关文件,特别是学习有关教育法规,结合学校工作重点,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并针对家教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科研课题。
3、充分利用学生家长所在单位的教育资源,加强家长学校的各项建设。
4、运用各种形式和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组织评选和表彰活动。
(四)教学管理
1、家长学校的教师可由学校领导、教师、社会上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及有教子经验的家长担任。
2、家长学校要以市教委颁发的《家教大纲》、《家长学校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本校实际确定教学课程和内容。学校应有固定教材,建立家教资料库,为家长配备必读教材。
3、家长学校每学年授课(含活动)不少于四次,每次不少于二课时。家长学校要建立考勤、考核制度。
4、家长学校每年根据家长的考勤和学习情况,评选出优秀学员或好家长,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向家长所在社区、单位发贺信。
5、家长学校的授课形式应灵活多样,可通过系统讲课、专题讲座、自学、读报与用报、参加学校、年级、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座谈交流、经验介绍、家长接待日、家教咨询等形式,提高家长的家教水x。
6、家长学校要建立教学档案,积累教学资料、总结家庭教育的经验。
三、工作目标
总目标:把桐柏高级中学的家长学校办成深度了解学校政策、制度和管理策略的x台、家校沟通与互动的x台、促进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x台。
具体目标:
1、提高家长素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特殊重要作用,引导广大家长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作出表率。
2、坚持“情感教育不亚于智力教育”的理念,提高人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全社会教育观念的转变。
3、构建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合作育人体系,使校内和校外教育协调一致,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委员会,完善家长学校组织机构。家长学校校长由李敏敏校长担任,副校长由学校德育副校长和家长代表担任,业务主任由年级部主任担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班级成立家长学校活动小组,由各班班主任和家长代表组成。
校长:
副校长:
业务主任:
工作委员会委员:
五、时间和内容安排
集中授课每学年4—5次,每次2学时,其它各种辅助形式因时制宜。授课内容如下:
1、基础知识:
(1)《义务教育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有关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
(2)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包括:做合格家长必备的素质及修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中学生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的健康教育、中学生个性心理特点、个性心理的发展与教育、情感教育与智力教育的相辅相承。
2、专题内容:
(1)让家长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近期工作目标及管理策略,了解班级,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社会的情况。
(2)高科技时代国际国内的人才竞争和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3)高中入学和毕业专题讲座。
(4)问题行为和学习困难学生的引导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5)青春期教育和逆反心理的教育。
(6)独生子女的个性心理特点和自主、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
(7)如何减少网络及不良图书音像制品等消极因素对中学生的侵袭。
(8)家庭文化渗透中的美育教育。
3、其它辅助教学形式:
(1)评选好家长。
(2)邀请教育专家、学者辅导讲课。
(3)重大节日家校联谊。
(4)家庭教育问卷调查。
(5)建立家教咨询台。
(6)创建“学习型”家庭。
(7)学校组织开放教学。
(8)其它形式的家校合作体验教育活动。
4、具体课程安排:
高一年级:(重点:行为规范与学习规范)
(1)、上海市的相关教育法规、纲要、方针、政策;
(2)、《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学校规章制度;
(3)、高中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方法指导;
(4)、学习型家庭的构建;
(5)、中学生家长的自身修养。
高二年级:(重点:青春期教育与法制教育)
(1)、国家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教育;
(2)、青春期教育(包括生理与心理)、高中生心理障碍的矫治与预防;
(3)、重视孩子的异x往、提高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
高三年级:(重点:心理教育与升学指导)
(1)、心理素质教育——重点放在心理压力的调节;
(2)、正视自我,直面人生;增强孩子的竞争意识;
(3)、升学与择业的指导。
六、教师队伍
家长的文化层次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家长学校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要热心教育事业并且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丰富的家教知识,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和家庭教育经验。因此,家长学校教师的选配范围是:
(1)教育专家;
(2)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
(3)教师队伍中的优秀教师和品牌班主任;
(4)司法部门工作人员。
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领导班子将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加强指导;重视和加强家长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为家长学校提供必要的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家庭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