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月21日,著名的“863”计划被批准实施,这一计划的出台对中国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作用。从这一年开始,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实施“三步走”战略。
1992年9月21日,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本次会议正式批复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起步远航。自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正式起步。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分别是: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0xx年9月15日22时,长征二号FT2火箭托举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腾空而起,奔向太空。天宫二号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的“三步走”发展战略进入了第二步第二阶段,即空间实验室阶段。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xx年前后,完成空间站的建设。
从20xx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开始,中国载人航天走过了20xx年不平凡的历程,期间,共成功实施了五次载人飞行。
20xx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xx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20xx年9月25日,“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9月27日,翟志刚在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0xx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第一次入住“天宫”,也是神舟飞船的第四次载人飞行。33岁的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
20xx年6月11日17时38分许,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升空。飞船入轨后,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与以往神舟飞船相比,神舟十号是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