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形成了部门配合、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作用、广大农牧民群众热烈拥护的良好局面。现将我县20xx年度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科技特派员基本情况
(一)农牧民科技特派员现状。
我县共有18名农牧民科技特派员,专业技术包括畜牧兽医、电工、种植业、设施农业等。主要职责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开展科技培训帮扶、扶持发展合作组织等,进一步推动了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增产增效和农牧民增收致富。
(二)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培训情况。
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为主要目标,广泛深入田间地头、草原牧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以传播农牧业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技术现场培训,示范及服务指导,有力促进了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加速落地和应用推广。同时,积极鼓励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参加区、地、县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类技能培训,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和技术水平。
(三)农牧民科技特派员考核情况。
根据《关于开展20xx年度科技特派员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成立县、乡、村考核领导小组,采取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通过听、查、看、议等方式,对20xx年度县级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量化评价,提出优秀等次2名,合格等次16名。
(四)科技特派员发挥作用情况。
今年以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局积极动员和引导科技特派员充分利用电话、微信等手段,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加强与驻村第一书记、农牧户、贫困村等受援对象的密切联系,有效开展线上、非接触式科技培训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农牧户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为促进生产安全稳定、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五)落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
通过与县财政部门进行沟通,今年共落实地级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10.8万元,待完成系统录入,通过自治区级审核后及时兑现科技特派员补助。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深化认识抓转变。
根据区、地关于科技特派员下发的文件精神,我局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统一思想认识。我们认为,这项工作决不是搞形式,走过场,图热闹,而是通过做好这项工作,使我们科技特派员真正履行职能,落实职责,使科技特派员施展真本领,奔向主战场,使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我局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使农牧民群众学有师傅在身边,干有榜样在眼前,并将县科技特派员到基层一线,既给他们提供用武之地,又使农牧民得到全程式的服务、面对面的服务。通过认识的深化和行为的转变,为我县科技特派员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政府副县长为组长,农业农村局局长为副组长,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办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县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村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领导小组人员,确保科技特派员工作顺利进行。
(三)选派人员抓队伍。
根据我县农牧业资源特点、产业优势和发展前景,从各村选聘有热情、有技能、有身体、有支撑的科技特派员。今年以来,科技特派员队伍调整充实到18人,服务范围覆盖全县3个乡镇10个村(居)。每人每年最少开展了实地科技服务24天,每人每年开展技术培训1-4次,超过半数对接贫困村1-3个,帮助2-20人脱贫;同时,超过半数利用自身资源,帮助引进推进新产品新技术1-2个;实地调研,了解最新的生产情况,解决农(牧)户实际困扰;20xx年农牧民科技特派员下乡指导522次,培训30多次,初步估计,为贫困户增加经济效益10余万元。
(四)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农牧民素质。
科技特派员在开展创业的同时,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技术培训,深受广大农牧民欢迎。每个科技特派员都能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广大群众开展学得会、用得上的实用技术培训。
(五)加强政策宣传。
结合“科技周”“五下乡”等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农业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新品种、设施农业、动物防疫、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防灾减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的宣传咨询活动。据统计20xx年1月-12月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宣传咨询活动90余场次,接受宣传咨询人员930余人次。
三、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还有一定差距。
个别乡镇对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支持配合不够,有的农牧民科技特派员自身也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中不能大胆创新,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同农牧民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技术培训、引入新技术新品种、与农牧民建立利益共同体等方面探索不够。
(二)科技特派员队伍较小。
我县现有两乡一镇10个行政村(居),乡村对农牧民科技特派员的需求与现有农牧民科技特派员的数量偏少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特别是普兰镇吉让居委会20xx年以来取消了科技特派员,但吉让居委会属于农区,耕地面积占1000多亩,仍需安排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指导等工作。
(三)科技特派员奖励机制落实不完全到位。
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开展服务的一些激励保障措施尚未得到有效落实,一些必要的活动没有经费保障,影响了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建议
针对我县科技特派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加强统筹协调,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对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协调指导,逐步建立农牧民科技特派员的政策支撑体系,营造政府引导、依靠市场、创新机制、服务农村、科技特派员与农牧民共赢的创业环境。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助力作用,帮助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并协助实施,加快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
(二)坚持双向选择,不断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
一是进一步落实科技特派员派选制度。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每年精选一批、调整一批,切实把那些政治思想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科技人员充实到科技特派员队伍中来。
二是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人才密集、设备先进、信息灵通的优势,实行“高位嫁接”,不断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水平。
三是要注重种养大户的培养,建立一支思想观念新、生产技术好、能够留得住的农牧民科技特派员队伍。
(三)完善激励机制,调动科技特派员工作积极性。
从落实工作任务入手,抓好科技特派员的帮扶考核、项目实施、服务指导等方面的管理,建立量化考评体系。完善科技特派员的激励机制。通过召开汇报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加强科技特派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学习,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科技特派员到农业发达地区、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去参观学习,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提高科技特派员的创新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