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校园暴力的心得体会

来源:爱够旅游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校园暴力的危害

  2.、能力目标:掌握校园暴力的应对方法

  3、情感目标:认识维护校园安全的必要性,增强自我保护,共建和谐校园意识

  教学重点:校园暴力的种类及危害。

  教学难点:如何掌握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

  学情分析:初中八年级学生的年龄大约在14周岁左右,自我防范意识和辨别是非能力比较差,身心发展还不成熟,难以正确认识和应对校园暴力。

  教具:多媒体

  参考教材:海燕版《安全教育》《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亲爱的同学们,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和家长的心愿。但近年来,打架斗殴伤害同学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展示九组校园暴力图片,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校园暴力

  二、什么是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指在学校及其附近发生的,目标直接或间接指向学校教师或学生,以暴力方式攻击,并造成教师或学生在身体、心里、财产等方面一切侵害行为。

  三、校园暴力的种类和形式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活动)

  你身边有这样的事发生么?你遇到过那些形式的校园暴力呢?

  教师展示:(常见的校园暴力形式)

  (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粗言秽语、喝骂嘲笑受害者。

  (2)对受害者的身体进行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

  (3)损坏受害者的个人财产。如:教科书、衣裳等

  (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5)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画侮辱画。

  (6)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

  (7)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8)中伤、讥讽受害者的体貌、家人或其他。

  (9)分派系结党:孤立、排挤受害者。

  (10)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展示6个案例

  案例一:以多欺少、以大欺小

  案例二:以暴制暴

  案例三:勒索财物,不给就拳打脚踢、威逼利诱

  案例四:因为一些小事就大打出手,恶意伤害他人身体。

  案例五:老师教育方式不当或因体罚学生,引发师生之间的暴力伤害等等。

  案例六:所谓“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长短。

  教师总结“校园暴力的种类和形式”

  教师总结:

  (一)校园暴力种类:

  1、校外不法势力对在校学生实施暴力。

  2、学生之间相互实施暴力。

  3、师生之间实施暴力。

  (二)校园暴力形式:

  1、语言暴力。2、力量暴力。3、心里暴力

  四、校园暴力的危害

  教师提问校园暴力的危害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回答。

  教师点拨得结论:

  1、影响身心健康,导致不健全人格。

  2、形成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

  3、使流氓习气蔓延。

  4、易引发治安事件。

  5、扰乱正常教学秩序。

  教师:不论是施暴主体还是受暴主体都会影响学业及健康成长,并且会影响我们整个校园环境,应坚决抵制。

  五、应该如何应对校园暴力

  学生相互讲一讲遇到校园暴力你会怎么做,

  教师提问后总结:

  首先、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国务院总理对近期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

  其次、法律对校园暴力的惩处

  第三、在校学生如何应对校园暴力?

  1、做“沉默的羔羊”不可取。

  2、善于智斗不鲁莽。

  3、不以暴制暴。

  4、不做袖手旁观者。

  5、上学、放学结伴而行

  我们一定要记住:当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尽自己所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学生活动(把手放到心口宣誓)

  我承诺:

  我以我个人名义宣誓:我要做一个遵守学校校规,用自信规范自身的行为,品质优良、积极向上的中学生,我要远离校园暴力,请相信,我们能行,请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到!

  六、课堂总结

  1、同学们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是校园暴力么?你是否掌握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

  2、教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校园暴力?认识到了校园暴力的危害,掌握了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让我们远离校园暴力,参与构建和谐校园,在令人向往的金色校园里茁壮成长。’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做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