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内容分层写
写作文一定要把文章的中间部分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同学们写作文,要一气呵成,写一层是一层,不要写一小段就要回头重新读一遍,要一口气写完了再读。那种写一节停下笔来,回头读一读的写法,小学生是最不适合的。
我们的作文一般都很短,大多是没有超过1000字的短文。有的老师要求同学们编写提纲,其实,我倒认为列提纲反而束缚了同学们的作文构思,了自由表达,影响了才情发挥。
胸中蓝图在,笔下章法明。在胸中“画”一张蓝图,中间内容分层写,层中在分小层,一层套一层。就像文昌镇农村举办的婚宴,先上六个冷盘,然后热菜一道一道地上,吃完了一盘热菜,撤下空盘再上下一盘热菜,十几二十盘绝无重复。而不是把热菜一下子上齐了,吃到后来都凉了。写作文也是这样,一层一层地写,不重复,不回头,写完了一层就当作已经吃完的空盘撤下桌了,想吃已是不可能,除非另外再吃一桌。
构思三段,可用图示之:
贾平凹的《风筝》、感动的《苹果的最佳分法》都是典型的例子。
风 筝
贾平凹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那儿找过了吗?”
“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分析本文,可用图示之:
第一段是开头,总述。最后一段是开放式的结尾,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
中间内容分三层: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做风筝、放风筝,是写“我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找风筝,是写童年的伤心。每一层中有分小层,小层中有更小的层次,思路清晰,脉络分明。贾平凹用朴实的语言和亲切温馨的笔调,依照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描述得一清二楚。
苹果的最佳分法
感动
看到苹果,我常常会想起一道考试题。那时,我在一个农民工子弟小学教一年级的数学。
期中考试时,我给孩子们出了这样一道题:“假如一家有5口人,买来10个苹果,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从年龄与智力发育水平来说,让七八岁的孩子来回答这道题,应该是很简单的。
但是当试卷交上来后,我却大吃一惊。我发现,由于打字员疏忽,“10”变成了“1”。这样,这道题变成了“假如你家有5口人,买来1个苹果,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我想,试题本身就错了,所以这道题根本就不可能有答案了。
但阅卷时,我发现几乎所有同学都在那道题下写出了答案。
其中有一个答案震撼着我的心灵。答案的内容是:每个人能分到一个苹果。后面接着写了原因:假如爷爷,爱来一个苹果,他一定不会吃了它,因为他知道有病的奶奶一定很想吃,他会留给奶奶的;但奶奶也不会吃,她通常会把苹果送给她最疼爱的小孙女——我;但我也一定不会吃这个苹果,我会把它送给每天在街上卖报纸的妈妈,因为妈妈每天在太阳下晒着,口渴的她一定需要这个苹果;但是,妈妈也不会吃的,她一定会送给爸爸,因为爸爸进城这一年来每天都在工地上干很累很累的活,却从没吃过苹果。所以,我们家每个人都会得到一个苹果。
读着这样分苹果的原因,我含着眼泪,给孩子的答案打了满分。
分析本文,可用图示之:
第一段开头,回忆。最后一段写感动。
中间部分分三层:出试题,发现错误,阅卷。一二两层略写,交代事情的起因,第三层写阅卷,突出一份试卷上的答案,层中又分小层“总述——特例”,小层中有分更小的层次“总述‘震撼心灵’——具体答案”。这篇文章结构清清楚楚,语言平平淡淡,但文章的感染力却非常强。
读一读,分析一下下面作文的小作者有没有做到“中间内容分层写”。
第一次参加跳绳比赛
这天,我们班的老师说要选六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我可想参加了,希望老师能选我。
老师报了一个名字又一个名字。当报到第五位的时候,老师报了我的名字。我可高兴啦!
老师报完名字,就对我们六个人说:“从现在起,你们每天回家,做完作业,就要练习跳绳,要跳到又快又多。”
我听了老师的话,回到家把作业做完成了,就连忙去练习跳绳。刚开始练,我只能跳30几个。可是后来,我就越跳越多,越跳越快,竟然能跳到两百个。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马上就要比赛了。我对比赛非常有信心,因为我早已经准备好了。
到了比赛的这一天,我使出我最大的能力开始跳绳,跳啊跳,竟然跳了300个!我拿了冠军。我可高兴啦!
这时,我才明白,只要努力,就会有好的结果。(秦薇)
克隆小金鱼
在我7岁生日那天,爸爸给我买了3条小金鱼。它们中有一条是蝶尾,有一条是丹顶红,还有一条叫不出名来的金鱼。
我把它们放进鱼缸里,精心饲养,隔三差五地它们换水、喂食。
有一次,我在给它们换水时,管子不见了。我只好端起鱼缸给它们换水。而我一不留神把那只叫不出名的小鱼倒进下水道去了。我后悔极了,心想剩下的两条一定要好好养。
然而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我在给它们喂食时,不小心倒多了,而我又没发觉,所以走了。
当我晚上回到家中时,看见两条小鱼都浮在水面上,昏睡百年的样子。我摇它们,它们也不醒。我知道它们翘辫子了,可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后来,我看到装鱼食的袋子里鱼食少了一大半,便知道我是“真凶”了。我害死了我的小金鱼。现在,我家的鱼缸养了6条鱼,它们已经在我家生活了整整两年了,我下决心要把这些鱼养好。除非它们老死,不然,我是不会送它们“上西天”的。
如果我会克隆的话,我一定会把离开我的小金鱼克隆,还它们生命。(刘佳妮)
本课要点:
1、写作文一定要把文章的中间部分内容写具体、写生动。
2、胸中蓝图在,笔下章法明。在胸中“画”一张蓝图,中间内容分层写,层中在分小层,一层套一层。
3、要一气呵成,写一层是一层,不要写一小段就要回头重新读一遍,要一口气写完了再读。那种写一节停下笔来,回头读一读的写法,小学生是最不适合的。
4、构思三段,可用图示之:
作文训练题:
1、注意观察你家周围的秋天景色。自拟文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中间内容要分几个层次来写。
2、把题目《一节 课》补充完整,可以填写“语文、数学、作文、复习……”等词语,再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3、观察爸爸(或妈妈),然后以《我的爸爸(或妈妈)》写一篇450字左右的作文。中间部分要分层来写爸爸的几个特点或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