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飞来说,聆听这世界的声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他小时候因为一场罕见疾病,导致双耳听力障碍,并伴有不定期的失聪、眩晕和呕吐,是一级残疾人,只能依靠配戴助听器和电子耳蜗生活。
“从小虽然听不到,但这更加明确了我努力学习的目标,因为我知道,这是能够弥补身体缺陷、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小飞说。本科学习结束后,他决定继续读研深造,并最终考入北京科技大学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专业。
自幼患病但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小飞,有一个“算法梦”。他希望未来能够在计算机算法方向继续深造、实践,并投身医疗领域,通过深度学习和算法等技术手段服务医学发展,通过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小飞”减缓病痛带来的伤害。
在研究生阶段初进实验室时,他便申请进入医疗相关的课题组,跟随导师参与多个重点项目。
在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的基于影像分析的宫颈癌FIGO分期自动诊断项目中,他参与设计算法针对CT影像以及PET影像宫颈癌的智能识别,帮助医生识别宫颈病灶区域,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医疗诊断。
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合作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异常细胞图像检测与分类项目中,他参与设计算法对宫颈异常细胞进行智能识别,减轻医生在进行异常细胞的.定位和识别时的工作量。
学习之余,小飞继续服务和他一样的病友。20__年,他牵头创建公益病友群,一方面积极解读疾病注意事项,缓解病友及家属的焦虑情绪,另一方面通过分享个人事迹,为他们消除迷茫,送去希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