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的相关诗句是:然撮其《新安》《石壕》《潼关吏》《芦子关》《花门》之章、潼关与渝关、函关未了又潼关。
潼关的拼音是:tóng guān。注音是:ㄊㄨㄥˊㄍㄨㄢ。结构是:潼(左右结构)关(上下结构)。
潼关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潼关详细内容】
⒈关隘名。古称桃林塞。东汉时设潼关,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东南,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素称险要。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唐杜甫《北征》诗:“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只要明天从潼关附近冲过去,到了河南,官兵就再也包围不住咱们啦。”
二、网络解释
潼关(地理名词)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素有“第一关”的美誉,乾隆皇帝游历帝国大好河山,行至于此,也不免感慨潼关之险峻,并于城楼外横额上留下“第一关”的鎏金御书。
三、汉语大词典
关隘名。古称桃林塞。东汉时设潼关,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东南,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素称险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唐杜甫《北征》诗:“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只要明天从潼关附近冲过去,到了河南,官兵就再也包围不住咱们啦。”
四、其他释义
1.关隘名。古称桃林塞。东汉时设潼关,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东南,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素称险要。
五、关于潼关的成语
临潼斗宝 卖关子 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抱关执籥 关怀备至 关门打狗
六、关于潼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