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
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1~3页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或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
1.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木偶戏场景中(见下图)。
谈话:看到这个画面,你能发现什么信息,
a 原来有22人,b 又来了13人,c 走掉了6人。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刚才发现的信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3.请你列式解答。
学生试着列式,教师巡回指导。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2+13=35(人)
35-6=29(人)
还有谁的列式是和它一样的?举手!
说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谁再来说一说它的意思?
老师还发现了这样的列式
22+13-6=29(人)
同样是先加后减,比较一下!
学生:后面一个是综合算式。
师:是的,这样合在一起算的叫综合列式。
还有谁列的算式不一样?你是怎么列的?
(2)22-6=16(人)16+13=29(人)
还有谁的列式是和它一样的?举手!
请你说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谁再来说一说它的意思?
那么综合算式怎么列?
22-6+13=29(人)
5.金老师有一个小小的疑惑,同样都得了到答案29人,它们在方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请你仔细观察后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总结:
第一组算式,先算来了13人后的人数,再算走掉了6人后,剩下的人就是现在看戏的的人。
第二组算式,先算走掉了6人后的人数,再算来了13人后,一共的人数就是现在看戏的人数。
师:哦,原来一个题目可以有这么多的解决方法。你们真厉害!那再来看看这个题,你是否能够解决呢!
三、一展身手
1、储蓄罐里面原来有52元,捐了15元,卖废品得13元,
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现在储蓄罐里有多少钱?
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信息呢?仔细想一想,想好后,请拿起笔动手写一写吧,如果想分步列式怎么列,综合列式又可以怎么列呢?
52-15=37元 37+13=50元 综合列式:52-15+13=50元
有哪些同学的列式和它一样?
来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先算捐款后还剩下37元,再算卖废品得13元后,现在储蓄罐里有50元。
还有谁有不同的列式,
52+13=65元 65-15=50元 综合列式:52+13-15=50元
有哪些同学的列式和它一样?
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算卖废品得13元后储蓄罐里面一共有65元,再算捐款15元后还剩下50元,也就是现在储蓄罐里有50元。
卖得13元后一共有65元,捐款后还剩50元。捐款后还剩37元,卖得13元后一共有50元。
2、练习一,男生22人,女生26人,参加接力赛的有14人,请问没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
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问题,找一找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信息吧。
学生分析:
要想知道没参加比赛的有几人,必须要知道一共有几人,参加比赛的有几人,这里参加比赛的有14人,男生和女生合起来一共有22+26=48人,所以没参加比赛的人数应该是48-14=34人
分析地真好,有谁和他的想法一样? 再请一位同学试着说一次。
综合列式会吗?22+26-14=34人
3、小花家养了5只鸡,上个月生了43个蛋,吃了28个,这个月又生了39个,请问小花家现在有多少个蛋呢?
小组讨论需要什么条件?(注重考查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提取,)讨论好之后请小组代表选一选下面的综合列式,哪个是正确的?
选择正确的综合列式,
a 5+43-28 (5是干扰条件,错误)
b 43-28+39 正确
c 43+5+39 ( 5是干扰条件,错误)
d 43+39-28 正确
5只鸡,这个信息与问题没有关系,所以可以排除a,c两个式子,bd两个解题思路不同,但都是正确的,b先算吃了28个蛋后还剩下几个蛋,再加上这个月生的蛋就是现在的蛋。d是先算一共生了几个蛋,再吃了28个,还剩下的蛋就是现在的蛋。
4、学校合唱队原有52人,有9名同学毕业了,新加入15人
根据算式提问题
a 52-9 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b 52+15 9名同学毕业后还剩多少人?
c 52+15-9 15名同学加入后一共有多少人?
d 52+9+15
(注重考查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提取)
仔细观察,请你说一说每个算式应该适合问什么样的问题呢?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课后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这一内容,课本设置了三个例题。本课的主要内容为解决问题的例1:游乐园场景中学生看木偶戏的画面。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去丢沙包,又来了13人来看戏。现在有多少人在看戏?学生对这个例题所呈现的各个量的关系并不陌生。象这种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减混合及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中学过,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都有相应的生活情境背景。因此本课的重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化及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让学生建立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凭着文字叙述和生活经验轻松的列出算式,仅仅停留在列出正确的算式,不让学生表达思考的过程或停留在直觉经验的表述上,就不利于学生沟通数量之间的关系,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表述:先算的是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后还剩几人?再和又来的13人合起来就是现在的人数,或先算的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后是几人,再去掉走了的人数就是现在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