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的标题为“数一数与乘法”,其目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含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一对多”现象,如,一张桌子4条腿,一个人2只手,一辆汽车有4个轮子等。我们在数数的时候,经常2个2个地数,4个4个地数,5个5个地数,也就是说,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而学生只学过用加法进行计算,如果相同加数的个数多了,就很麻烦,加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教材安排了“数一数”“儿童乐园”“有几块积木”“动物聚会”等情景,通过多种活动来体验乘法的意义。
“儿童乐园”这一节就是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在前面“数一数”的基础上,学生已体会到用连加计算很麻烦,迫切要求寻找一种新的方法。教师利用“儿童乐园”这一生活情景,继续组织“数一数”活动,在具体活动中,教师介绍一种新的方法,使学生体会乘法的含义。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画面,再想一想能提出哪些问题。教师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连加问题引入乘法,介绍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在介绍乘法算式时,要明确一个情景对应两个乘法算式,如,4个2相加,可以写成4×2或2×4,学生只要求写出其中一个就可以了。然后再让学生用乘法解答其他的问题。当学生提出“椅子上一共坐多少人?”这一问题时,学生列出加法算式:3+2+1,这个加法算式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如果有的学生提出:“两排椅子一共坐多少人?”列出加法算式:3+3,这个加法算式就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也有的同学可能提出:如果把第一排的一个孩子移到第二排右边女孩旁边,求“椅子上一共坐多少人?”时,列出加法算式:2+2+2,就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了。这样设计,就可以充分利用书上的情景,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含义。
“动物聚会”中的连一连,左图表示6个3,右图表示3个6,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理解6个3和3个6是不同的,但都可以写成3×6或6×3。练一练中的第2题,3×2可以摆成:每堆2个,有3堆,表示3个2;也可以摆成每堆3个,有2堆,表示2个3。实践活动:“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与同伴说一说”。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一对多”现象,都可以用乘法解决,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的乘法问题,用文字或拼音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有的老师把全班的问题汇集起来,再交给大家来解决,孩子们对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兴趣很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