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场地设置
( 一) 应避免与普通门 诊、 注射室、 病房、 放射科、 传染病科( 含发热门 诊、 肠 1 道门 诊、 传染病病房等) 、 化验室等存在潜在感染和损害风险的科室共处同 一楼层或共用 出 入口 及通道;
( 二) 应有以下功能区: 候诊室区、 健康询问 区/登记区/知情告知区、 接种区、 留观区、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区、 冷链区等;
( 三) 按照候诊、 健康询问 、 登记/告知、 接种、 留观的先后顺序合理布局, 人员 入口 、 出 口 尽可能分开设置, 受种者按引 导标识,实现业务流程单向流动, 避免交叉往返。
二、 冷链设备配备和急救药械准备
( 一) 根据日 接种量测算安排, 配备足够的医用 冰箱( 储存疫苗使用 ) 、 冷藏箱/包、 冰排和温度监测器材。 注: 新冠疫苗只 能冷藏储存, 严禁冷冻保存, 一般每台全冷藏冰箱可储存疫苗 700 支左右。
( 二) 有条件的接种点在接种台可配备桌面小冰箱( 接种存放疫苗使用 ) 。
( 三) 要配有急救药物和器械。
三、 人员配备和培训
( 一) 接种工作运行时, 保证有 3-5 名 健康询问 、 登记和知情告知人员 , 最好能安排提前登记好。 每个接种台各 1 名 接种人员 , 还需要配备相应负责留观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的医师。
( 二) 现场要有专业的急诊急救人员 。
四、 信息化设备配置
( 一) 具有使用 免疫规划信息系 统的设备、 设施, 如电脑、 打印机、 扫码枪、 手持式移动终端( 由 接种门 诊提供) 等, 可实现扫码登记、 扫码出 入库、 扫码接种、 预防接种证信息打印等功能。
( 二) 可通过计算机录入或移动终端, 上报疫苗接种个案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