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tification)
將原料.機械或操作人員個別分別搜集數據,以找出其間的差異, 而針對差異加以改善的方法為層別法或分層法.
影響品質的因素或使制程產生不良品的原因,有時很單純,但有時可能很復雜,不論原因簡單或復雜,如果無法將原因分析出來就無法獲得改善.影響品質的原因可能為原料、材料、零件;可能為機械設備;可能為操作人員;亦有可能為操作方法.要明瞭原因出自何處就有分開觀察而搜集數據的必要.又不良品的發生很可能只是其中某種原料或其中一部機械,或其中一個操作人員有了毛病.因而只要能發現某種原料或某一部機械,或某一名操作人員有問題,便可輕易找出毛病所在,而杜絕不良品的發生.同時,如果能找出某一部機械或某一名操作人員所生產的產品,其品質較其余機械或操作人員所生產者為優良的話,便可針對該部機械或該操作人員研究探討其原因,而改善其余機械或操作方法.
由以上可知層別法最主要的功用,在透過各種分類(分層),依各類搜集數據以尋找不良所在或最佳條件以為改善品質的有效方法.
在實施層別之前,首應針對某一特定目的而層別,如其目的為解析不良率,或為提高作業效率,或為使作業員的訓練適當等,凡此目的必事先作一明確的訂定.
一般影響品質特性的原因計有:時間、原料、作業員、作業方法、機械狀況、調節原因等,如層別的基準如下:
每一單位產品均附上一張記錄卡,自原料至產品詳加記錄其經歷.如甲廠原料 → 張三操作員 → A機械.
將甲廠原料與乙廠原料;張三操作員、李四操作員與吳一操作員;A機械,B機械與C機械等分別整理.
3—1 時間的層別
小時別、日期別、周別、月別、旬別、上下午別、日夜別、 季節別…等.
(例):制程中溫濕度的管理就常以每小時來層別.
3—2 作業員的層別
班別、組別、操作法別、熟練度別、年齡別、性別、教育程度別、健康條件別、新舊別…等.
(例):A班及B班的完成品品質層別
3—3 機械、設備的層別
台別、場所別、機型別、年代別、機種別、工具別、新舊別、編號別、速度別…等.
(例):不同機型生產相同產品以機型別來分析其不良率
3—4 作業條件的層別
溫度別、濕度別、壓力別、天气別、作用時間別、作業方法別、順序別、人工與機器別、人工與自動別、測定器別…等.
(例):對溫濕度敏感的作業場所應記錄其溫濕度,以便溫濕度變化時能層別比較.
3—5 原材料的層別
供應者別、群體批別、制造廠別、產地別、材質別、大小別、貯藏期間別、成分別…等.
(例):同一廠商供應的原材料也應做好批號別,領用時均能加以層別,以便了解各批原料的品質甚至不良發生時更能迅速采取應急措施,使損失達最小的程度.
3—6 測定的層別
測定器別、測定者別、測定方法別…等.
3—7 檢查的層別
檢查員別、檢查場所別、檢查方法別…等.
3—8 環境、天候的層別
气溫別、濕度別、風、晴或雨別、潮濕與干燥別、照明別…等.
3—9 地區的層別
海岸與內陸別、國內與國外別、南區與北區別、東區與西區別…等.
3—10制品的層別
新舊品別、標準品或特殊品別、制造別…等.
3—11其他
良品與不良品別、包裝別、搬運方法別…等.
*人、機、物、方法,須三者固定,減少變數,再作層別較有意義.
手法名稱 | 主 要 功 能 | |
1 | 層別觀念 | 尋求事象間的差異而發現問題的要因 |
2 | 查檢表 | 掌握問題、點檢事實 |
3 | 統計圖 | 從各種簡易的統計圖形讀出數據的內涵 |
管制圖 | 利用兩管制線以判別制程異常 | |
4 | 柏拉圖 | 掌握問題原因的重點 |
5 | 直方圖 | 掌握一群數據的特性 |
6 | 特性要因圖 | 掌握影響問題的原因 |
7 | 散布圖 | 了解兩者間關系 |
(2)品管七大手法與解析數據的層次
解析層次 | 主 要 手 法 |
第一層 | 運用層別觀念、查檢表收集、彙總、層別品質數據 |
第二層 | 以簡易統計圖理解數據內涵而獲取情報 |
第三層 | 運用直方、柏拉、散布、管制圖等對問題更深入掌握 |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