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患者们要注意到不同的症状情况,才可以对症下药。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肺炎支原体是怎样?患者可以什么治疗方法?
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感染人体后,经过2~3周的潜伏期,继而出现临床表现,约1/3的病例也可无症状。它起病缓慢,发病初期有咽痛、头痛、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一般为中等热度,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以夜间为重,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也可有呼吸困难、胸痛。发热可持续2~3周,体温正常后仍可遗有咳嗽。
患者可以的治疗方法是有很多的,下面为大家介绍其中的一些:
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应尽早进行,一旦确诊即马上给予首剂抗菌药物。病情稳定后可从静脉途径转为口服治疗。抗菌药物疗程至少5天,大多数患者需要7—10天或更长疗程,如体温正常48—72小时,无肺炎任何一项临床不稳定征象可停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治疗后48~72小时应对病情进行评价,治疗有效表现为体温下降、症状改善、临床状态稳定、白细胞逐渐降低或恢复正常。如72小时症状仍无改善,需仔细分析,是否存在药物未能覆盖病原体、出现并发症或患者存在免疫抑制、诊断有误等问题,并做必要的检查,进行相应处理。
这些介绍,患者就可以更好地去了解到肺炎支原体情况,患者们就可以更加放心去治疗,这样就可以尽快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