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整形主要分为注射类与光电类项目,注射类有注射玻尿酸、肉毒素、胶原蛋白等,光电类主要有激光美肤、电波拉皮等,具有安全、无伤口、恢复期短等优点,是维系高品质生活、品味和魄力的手段之一。
进行微整形时,我们主张在自然的基础上,采用调整式、渐进式、多元化、持续性、整体性的思路。反对局部过度的、夸张的、不可逆的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遵循微整形手术十大设计要素。
1、审美
审美有主观和客观之分,在设计时均需考量,客观审美的任何标准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不能盲目机械使用。审美时,感觉重于细节,整体重于局部,关系重于部件。主观审美时,创作主体首先应具备健康的、高品位的审美素养与能力,同时需注重与客体的交流表达。
2、心理
在美容设计过程中,涉及心理方面的因素众多。心理活动与需求有关。人有被尊重、被认识、自我价值实现、爱与被爱等心理需求,几乎所有心理需求均与美有关。所以人的美(丑)化和魄力对人的心理影响巨大,有杠杆放大的作用。心理活动是贯穿整个求美过程的始终和各个层面的。
3、动态平衡
虽然手术设计时,大多是以主体静态审美为标准的,但是其结果却会影响到整体系统的动态平衡,所以我们主张手术设计采用多点微调、显影式的、分期分阶段实施的方案。无论平面的,还是纵深的,均是在考虑动态平衡的基础上来制定手术设计方案的。所以,保留自然表情比去皱纹更重要,维持年轻的表情比维持年轻的容貌更重要。
4、支点
任何平衡系统都是建立在若干支点基础上的,对面部来说,那些肌肉的附着点至关重要。当变动、位移或破坏它们时,运动系统将会发生变化,表情也会改变,也许会扭曲、拧巴或者怪异,进而感觉和心理必然会受到影响,故触及这些“支点”时,要慎之。
5、参照物
在实现过程中,审美的基点和参照物选择很重要。参照物一定要选对,首先要认定和选取那些确立和谐关系的、美的、或者正常的部位做参照。对那些为数不多的、不和谐的因素进行调整即可。比如说嘴唇、鼻尖、下巴三点之间有个高度和比例,需要按照这个标准比例改变,你在选择改的时候,当然就要以本身就比例协调的部位作为基点、参照物来改变其他部位。
也就是说如果选错参照物,即使做完之后符合比例标准,也是不漂亮的,感觉也是错的。所以,我们尽量在一个比例关系里头,找到导致这个关系的不和谐因素,去修改完善。
6、脸型分类
每种脸型都有自己和谐的规律,一般调整原则是,认识某种脸型的和谐关系并将相关因素归顺其中,便可实现脸型及其内部元素的和谐关系。当脸型发生改变,其内部关系元素也应该调整,否则便有拧曲之感。
7、性别及其审美取向
现今是个审美多元化的时代。阴柔、阳刚仍为基本的审美认同。男女在造型设计时,要夸张和表达的部位是不同的。简单讲,男性强调固定的、硬性的张力线条的部位。如:眉弓、鼻、颏、颧骨颧弓、下颌及下颌角等。
女性强调动态的、柔曲的、色彩的部位。如:眉毛、眼睛、睫毛、口唇、头发、肤色、肤质等。
8、技术手段的组合配置
由于现今技术手段和材料的多样化,考虑到自然和长期、维护的理念。原则上先理念后实施,先内后外,先整体后局部,先非手术后手术,先保守后大变动。在一次治疗时不同部位也可同时采取不同手段,相互配合,达到和谐自然的效果。
9、体相及其轨迹
其实这是个心理学的问题。体相是人的体貌、外相形成的感觉,外貌变了,感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于社会知名度很高的人,还有那些自我感觉很好的人,相貌的改变要极其慎重,他们的基本感觉不能变。
调整也是调整那些他们不认可的缺陷,或者沿着他们体相变化的轨迹进行调整。多数强调年轻化治疗。
10、个性与潮流
现今是一个夸张个性、潮流涌动的时代。共性是多变性和时效性。一方面需要我们开阔眼界和对纷繁众多事物的认知与理解;另一方面需要更细致的沟通与交流,谨慎设计。美容设计涵盖的内容甚多,从宏观到微观都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作为一个美容医生,应该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设计理念也应不断完善和改进。
总之,手术的成败,决定于之前的手术设计,设计越完善、周全、合理,结果被客体和社会越认可。以免出现“成功的手术,失败的结果”。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