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栖神的汉语大词典

栖神的汉语大词典

来源:爱够旅游网

栖神的汉语大词典是:亦作“栖神”。(1).凝神专一。为道家保其根本,养其元神之术。《淮南子·泰族训》:“今夫道者,藏精于内,栖神于心,静漠恬淡,讼缪胸中。”《晋书·阮籍传》:“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南朝梁陶弘景《真诰·运象二》:“为道者常渊澹以独处,每栖神以游闲。”唐吴筠《游仙》诗之三:“百关弥调畅,方寸益清越。栖神合虚无,洞览周恍惚。”(2).谓死后安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汝水》:“左右深松列植,筠柏交荫,尹公度之所栖神处也。”宋赞宁《宋高僧传·习禅·太毓》:“九月合朔,色相不动而示灭于山之院,享年八十,僧腊五十八……十月,栖神于院之庭,从其宜也。”(3).指止息,安居。明汪道昆《高唐梦》:“神女请坐。闻神女栖神高唐之上,那高唐风景若何?”(4).犹入定。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习禅·帛僧光》:“光于南山见石室,乃止其中,安禅合掌,以为栖神之处。”。

栖神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栖神详细内容】

亦作“栖神”。凝神专一。为道家保其根本,养其元神之术。谓死后安息。指止息,安居。犹入定。栖神[qīshén]⒈亦作“栖神”。凝神专一。为道家保其根本,养其元神之术。谓死后安息。指止息,安居。犹入定。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栖神”。⒉凝神专一。为道家保其根本,养其元神之术。引《淮南子·泰族训》:“今夫道者,藏精於内,栖神於心,静漠恬淡,讼繆胸中。”《晋书·阮籍传》:“籍尝於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南朝梁陶弘景《真诰·运象二》:“为道者常渊澹以独处,每栖神以游闲。”唐吴筠《游仙》诗之三:“百关弥调畅,方寸益清越。栖神合虚无,洞览周恍惚。”⒊谓死后安息。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汝水》:“左右深松列植,筠柏交荫,尹公度之所栖神处也。”宋赞宁《宋高僧传·习禅·太毓》:“九月合朔,色相不动而示灭于山之院,享年八十,僧腊五十八……十月,栖神于院之庭,从其宜也。”⒋指止息,安居。引明汪道昆《高唐梦》:“神女请坐。闻神女栖神高唐之上,那高唐风景若何?”⒌犹入定。引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习禅·帛僧光》:“光於南山见石室,乃止其中,安禪合掌,以为栖神之处。”

三、综合释义

亦作“栖神”。凝神专一。为道家保其根本,养其元神之术。《淮南子·泰族训》:“今夫道者,藏精於内,栖神於心,静漠恬淡,讼繆胸中。”《晋书·阮籍传》:“籍尝於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南朝梁陶弘景《真诰·运象二》:“为道者常渊澹以独处,每栖神以游闲。”唐吴筠《游仙》诗之三:“百关弥调畅,方寸益清越。栖神合虚无,洞览周恍惚。”谓死后安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汝水》:“左右深松列植,筠柏交荫,尹公度之所栖神处也。”宋赞宁《宋高僧传·习禅·太毓》:“九月合朔,色相不动而示灭于山之院,享年八十,僧腊五十八……十月,栖神于院之庭,从其宜也。”指止息,安居。明汪道昆《高唐梦》:“神女请坐。闻神女栖神高唐之上,那高唐风景若何?”犹入定。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习禅·帛僧光》:“光於南山见石室,乃止其中,安禪合掌,以为栖神之处。”

四、其他释义

1.亦作'栖神'。2.凝神专一。为道家保其根本,养其元神之术。3.谓死后安息。4.指止息,安居。5.犹入定。

五、关于栖神的成语

栖栖遑遑  栖栖不安  栖栖默默  栖栖惶惶  辍毫栖牍  林栖谷隐  

六、关于栖神的诗词

<<《落梅·百花高冢暂栖神》>>  <<《望江南·栖神处》>>  <<《题倪云林画·栖神山下玄元馆》>>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栖神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