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够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本地的注音 本地的注音是什么

本地的注音 本地的注音是什么

来源:爱够旅游网

本地的注音是:ㄅㄣˇㄉ一ˋ。

本地的拼音是:běn dì。词性是:名词。结构是:本(独体结构)地(左右结构)。

本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本地详细内容】

⒈本来的心性。引《论语·子罕》“子絶四”南朝梁皇侃义疏:“今为其跡涉兹地,为物所嫌,恐心实如此,故正明絶此四,以见本地也。”⒉当地。对异地而言。引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三》:“其所募之兵,皆要本地人。”《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我这里差两个衙役把这妇人解回绍兴,你到本地告状去。”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前面再没有地方藏车,必须返回本地山洞子。”⒊佛教语。又称法身。指能现出化身之真身。引晋道安《舍利礼文》:“本地法身,法界塔婆。”宋觉苑《演密钞》二:“本地法身者,即实相法身也。一真实相为万化之本,犹如於地为万物之依,故曰本地。言法身者,谓此实相能轨持万化,即此轨持,假名为身。法即身,故本地即法身。”

二、综合释义

本来的心性。《论语·子罕》“子絶四”南朝梁皇侃义疏:“今为其跡涉兹地,为物所嫌,恐心实如此,故正明絶此四,以见本地也。”当地。对异地而言。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三》:“其所募之兵,皆要本地人。”《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我这里差两个衙役把这妇人解回绍兴,你到本地告状去。”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前面再没有地方藏车,必须返回本地山洞子。”佛教语。又称法身。指能现出化身之真身。晋道安《舍利礼文》:“本地法身,法界塔婆。”宋觉苑《演密钞》二:“本地法身者,即实相法身也。一真实相为万化之本,犹如於地为万物之依,故曰本地。言法身者,谓此实相能轨持万化,即此轨持,假名为身。法即身,故本地即法身。”本地[běndì]居处于某地区者称该地为「本地」。如:「本地盛产各种水果,欢迎大家前来品嚐。」《老残游记.第五回》:「那人道:『姓王。就是本地人氏。你老贵姓?』」本地[běndì]居处于某地区者称该地为「本地」。 【造句】本地特产有茶叶、蜂蜜、竹笋等。

三、网友释义

本地,指本来的心性;人、物所在的地区;叙事时特指的某个地区。语出《论语·子罕》“子绝四”南朝梁皇侃义疏:“今为其迹涉兹地,为物所嫌,恐心实如此,故正明绝此四,以见本地也。”

四、汉语大词典

(1).本来的心性。《论语·子罕》“子绝四”南朝梁皇侃义疏:“今为其迹涉兹地,为物所嫌,恐心实如此,故正明绝此四,以见本地也。”(2).当地。对异地而言。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三》:“其所募之兵,皆要本地人。”《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我这里差两个衙役把这妇人解回绍兴,你到本地告状去。”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前面再没有地方藏车,必须返回本地山洞子。”(3).佛教语。又称法身。指能现出化身之真身。晋道安《舍利礼文》:“本地法身,法界塔婆。”宋觉苑《演密钞》二:“本地法身者,即实相法身也。一真实相为万化之本,犹如于地为万物之依,故曰本地。言法身者,谓此实相能轨持万化,即此轨持,假名为身。法即身,故本地即法身。”

五、关于本地的近义词

当地  内陆  内地  腹地  

六、关于本地的词语

本本分分  本本源源  本乡本土  元元本本  原原本本  源源本本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本地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