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丁草,中药材。为菊科植物毛大丁草Gerberapiloselloides(L.)Cass.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行气活血的功效。主治伤风咳嗽,胃脘胀痛,泄泻,痢疾,水肿,淋浊,疮疖肿毒,跌打肿痛,毒蛇咬伤。
别名
小一支箭、一枝香、兔耳风、毛耳风、贴地风、一柱香、白眉、头顶一枝草、贴地消、巴地香、四皮香、满地香、伏地老、天灯芯、锁地虎、白花一支香、头顶一枝香、扑地香、磨地香、银高杯、毛扶郎花
性味归经
苦、辛,凉。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行气活血的功效。
主治
伤风咳嗽,胃脘胀痛,泄泻,痢疾,水肿,淋浊,疮疖肿毒,跌打肿痛,毒蛇咬伤。
药理作用
本品所含紫花前胡甙元的异构体有降低血压及对氯化钡引起的大鼠离体肠管痉挛有抑制作用。
医家论述
1.《植物名实图考》:“治小儿食积。”
2.《天宝本草》:“治气痛,痈疽发背,敷疔拔毒。”
3.《分类草药性》:“散寒,治咳嗽,风湿。”
4.《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祛风解毒,散寒止咳。治风寒咳嗽,阴虚白带,梦遗滑精,面部浮肿,并外涂巴骨流痰。”
5.《江西草药》:“行气活血,祛风退热。”
6.《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滞化痰,凉血散瘀。主治感冒发热,咳嗽痰多,小儿食滞,痢疾,跌打肿痛,毒蛇咬伤,疔疮肿毒。”
7.《福建药物志》:“通经活络,宣肺和中,消肿解毒。主治伤风感冒,咳嗽痰多,扁桃体炎,水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炎,肺结核咯血,骨结核,小儿疳积,产后瘀血痛,闭经,跌打损伤,疔疖痈肿,毒蛇咬伤。”
8.《浙江药用植物志》:“清热利尿。主治急性肾炎,咽喉炎,气滞胃脘疼痛,腰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30-60g。
外用:适量,捣敷。
配伍应用
1.治感冒头痛,咳嗽:毛大丁草、瓜子金各15g。水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2.治百日咳:毛大丁草9g。水煎去渣,用蜂蜜15g调服。(《江西草药》)
3.治痨咳:兔耳风、鹿含草各15g。炖猪心肺,放少许盐服。(《贵阳民间药草》)
4.治咽喉炎,扁桃体炎:毛大丁全草、鲜百合、节节草、赤小豆、车前草各9g。水煎服。全草适量,浸黄酒含漱。(《浙江药用植物志》)
5.治气滞胃脘疼痛:毛大丁草15-30g。水煎或酒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6.治胃痛,痧气腹痛:毛大丁草(鲜)45g。捣烂,加冷开水少许擂汁服。(《江西草药》)
7.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毛大丁草、阿利藤各30g。水煎服。
8.治胃肠炎:毛大丁草、长果母草各等量,制成蜜丸(每丸5g)。每日3次,每次2丸,开水送服。(7-8方出自《福建药物志》)
9.治痢疾:鲜毛大丁草60g(干的30g)。水煎,调糖或蜂蜜饭前内服,连服3次(小儿份量酌减)。(《泉州本草》)
10.治水肿臌胀:毛大丁干草15g(酒炒),加鸡蛋2个(针刺几个孔)炖服。每日1次,连服3d。(《福州中草药临床手册》)
使用禁忌
孕妇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Copyright © 2019- igb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